第172章 有紧迫感了(1 / 2)

季宇宁躺在床上又想了想,他没有再纠结于那照相式的记忆力了,毕竟他昨天对这几页纸可是看了又看。

他想的更多的是对这古英语的理解,他看不太懂,他估计还是看的太少了,他手上的这篇英语长篇史诗有3000多行呢。他只是看到了其中的一小段儿。

他又想起昨天老爹说的英语专业里的外语课,就是拉丁文。他父母都是学过拉丁文的,朱琳作为医学院的学生也学过拉丁文。家里这四口人里,只有他不会拉丁语。

英语的中古英语里面有大量的法语词汇,所以他估计这就是学英语的,还必须学拉丁文的原因。

另外他知道老爹老妈不止精通英语,老爹还会德语和法语,老娘除了会法语外,还会日语,而且掌握的程度都比较深。

像老爹老娘那一代的大学生,很多人会四五门外语,是非常正常的。

季宇宁觉得自己恐怕这段时间也有点儿飘了。

有点儿真把自己当状元了。

前世他知道京城大学77级的这些学生,尤其是第1批录取的这几百人,那可真称得上是精英中的精英。是这十几年来最精华的学生,很多人都已经自学了十几年。

他们英语专业录取的就55个学生,弄不好也会有精通数门外语的学生。

到时候他这个状元的面子可就下不来了,靠着前世他现代商务英语的底子,那可是不行。

所以这时候他突然有了一种紧迫感。

好在家里就有两个最好的外语老师,就是他父母。

又躺了一会儿,朱琳才睡醒。

他仔细听了听,客厅里也没什么动静,估计今天大家都是睡到自然醒,只有他这个心里有点儿紧迫感的状元,才很早就醒来了。

今天是2月5日,是星期天。是春节前的最后一个休息日。

这一天是农历的大年二十九,后天就是除夕了。

窗外的天,仍然是阴天,感觉气温比昨天还要低。

季宇宁一家四口都没有出门。

从上午开始,就不断有老爹单位的同事,基本上都是下属,来家里拜年送年货。

现在的春节放假就三天,所以很多人都是年前抽时间来提前拜个年,否则过年的时候很难抽出时间来。

这个年代单位的人与人的关系还是很淳朴的,来的人都是送点儿年货,然后再带走一点儿年货的回礼。

这可不像季宇宁穿越的那个时候,年前节后,送礼的花样那么多。

上午,季宇宁闲来无事,就和朱琳把六幅春联都给贴上了。

大门口的春联,是贴在大门的两边,家里的五幅春联就是直接贴在门上,如果贴在墙上到时候不好清理。

这几幅春联让今天来的客人都是大加称赞,顺便把季宇宁这个状元又夸了一遍。

这天,除了招待客人,季宇宁和老娘老婆又做了一些卤年货,还有炸年货。这是方便这几天来客人吃的。同时过年这几天太忙,自己家做饭也省事儿了。

2月6日,星期一。

这天是除夕。

上午,老爹和老娘还去单位转了一圈,但季宇宁和朱琳哪儿也没去,就在家待着了。

临近中午的时候,终于下起了雪。

午后,雪越下越大,雪花漫天飞舞,大地银装素裹。

中午之前,老爹老娘回来了。

吃完中午饭,一家四口开始包饺子。

老京城人的传统是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都要吃饺子。

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再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刚刚开始,吃饺子是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不过季宇宁家吃饺子,是在正餐的时候吃的,并不在熬夜的时候吃。

这个时候京城过年放假是从初一开始的,除夕这天是不放假的,但基本上大家约定俗成的都是下午就放假了,回家准备年夜饭了。

下午,是街上最清静的时候。不少商店也打烊关门了,胡同里几乎见不到人影,除了寒风刮得电线杆上的线和树上的枯树枝子呼呼响,听不到什么喧哗。

整个京城进入了一片祥和而又宁静的气氛里。

只有走进大小四合院或大杂院,亦或是在各单位的宿舍楼里面,才能够听到乒乒乓乓在案板上剁饺子馅的声音从各家传出来,这声音你应我和似的,嘈嘈切切错杂弹,像是过年的序曲,是待会儿除夕夜轰鸣的鞭炮声的前奏。

晚饭的时候,季宇宁这位大厨,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年夜饭。

老京城人年夜饭讲究一个“四四见底”,是指由四凉、四热炒、四肉菜、四汤菜等组成。讨一个四平八稳的寓意。

季宇宁家就是按照京城的传统做了16道菜。但其中有一大半儿,都是小碟子小碗儿,因为他们家人口才4个人。

这顿年夜饭的主食,就是下午大家包的饺子。

吃完饭,众人收拾已毕,就开始准备看电视了。大家已经提前知道,今天的电视上有春节文艺晚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1978年春节的这个

最新小说: 反派求生攻略[穿书] 守水库?我守的是时间长河! 谁说分手后不能暗恋前任 校花难追?无所谓,她还有舍友 南风和金色麦草 重生1977,娶了女儿国国王 替嫁王府后遇见疯批了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穿梭妖界卖蛋糕逆袭成首富 替声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