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收获(1 / 2)

“你小子还连说带唱的。

老吴估计是没见过这样的。

那首歌的歌词也不错。我准备下月初就登在我们诗刊杂志上。”

一旁的李季笑着插言道。

季宇宁听了也笑。

“嗯,小季的发言我3月份就看到了,确实说的非常好。

我当时看了都有点儿感动。

你今年的小说,感觉是写的越来越好了。

从去年的小说伤痕,到反思小说,就是那篇牧马人,再到后来写的乡村教师,用科幻小说的类型来反映和歌颂老师,直到今年3月份的人到中年。

这篇小说可以说是紧扣着时代的脉搏,反映了最紧迫的中年知识分子的问题。

这篇小说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可以说上上下下都说好。

很多领导同志都很是赞扬这篇小说。

在此前会议的筹备讨论中,很多同志都觉得这篇小说的内容,才是新时期的文学最应该关注的话题。

新时期的文学更应该多写这方面的题材。”

季宇宁知道,前世的这次会议,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开始提出了所谓的新时期的文学这个概念。

这个概念,后来也和伤痕小说,反思小说是同样的,也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学上的潮流。

而季宇宁的小说人到中年,正是这个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之作。

他实际上又引领了一个新的文学方向。

“所以啊,小季,我觉得这次会,除了开幕式这一天,明天你也可以参与会议,多听一听这些代表的想法。

原本我还想着让你也在这次会上做一个发言,可是这次会议发言的人太多了,有70多个人呢。

很多人都是15年没见了,要说的话很多。”

季宇宁心说,幸好是没让他发言,这个时候在这种会上发言,对他来说,其实不是一个好时机。

“另外,这个月的月初,我还看了你那篇写乡邮员的短篇小说,那是描写普通人的工作和生活的小说,可以说是平凡中见真情。

这又是一个新的题材和视角。

现在这一段时间,像伤痕那样的小说写的很多。甚至感觉有些太多了。

我觉得还是应当多写一些新的题材。比如写一写知识分子,写一写教师。在时间上,也多写一写现在正在发生的。”

“嗯,张老师,我有这样的感觉,像伤痕的小说,如果写多了,会习惯于往后看,而不是向前看。

毕竟国家是要往前走的。我们现在更迫切的是发展。

另外,文学的题材和内容应该是多方向的,应该是多种多样的,而不要囿于某一个类型和内容。”

对于季宇宁的这些想法,两位老师听了深以为然。

脸上的表情也是很欣慰。毕竟面前的这位小季同志,可是他们俩人发掘、培养、扶持起来的。

在文学圈子里,这才是真正的嫡系呢。

之后,季宇宁又说出他的来意。

这两位老师是这几年来,无论是文联还是作协实际的领导之一,所以,他们俩人的寄语,也是非常重要的,并不次于那四老。

张主编和李季也都愉快的答应了季宇宁的请求。

张主编的寄语,就是他当场写的一首诗,一首七绝。张主编的诗思很敏捷。

李季的寄语也差不多。也是一句诗。

两位老师也是挺有意思,还是照抄巴老爷子的落款。

嗯,季宇宁也是他们两位的小友。

季宇宁看看,时间还早,他又奔下一个目标去了。

接下来这两位,可就是有点儿官气了。

他又跑到文化部贺部长的房间,一看,贺部长和总政文化部的刘部长正坐在一块儿聊天儿呢。

这两位,一位是着名诗人,一位是散文家,也是小说家。

“哎,小季,你怎么跑我这儿来了?有什么事儿吗?”

贺部长一看见他,就笑着说道。

季宇宁到了这儿,可就老实多了。

这位贺部长,是文化部他的领导。那位刘部长在总政的地位和辈分,跟他贺叔也是差不多的。

他老老实实的说了他的想法。

就是要寄语来的。

“你小子也要恢复五四文学社,唉,现在到处都是恢复啊。

不过这可是好事。”

刘部长先答应了。

这两位的寄语,贺部长写的又是一首诗,刘部长写的是一句类似于诗的散文诗。

落款,这两位看了那六张寄语,然后,接着原样照抄。

“你这淘气小子,居然成我的小友了。”

写完后,刘部长笑骂一句。

这八张寄语到手,下午开会的时间,也差不多到了。

季宇宁原来还想着,请那位写“我爱这土地”的那位诗人也来一句,不过据说这位还没落实呢,前世得到明年才恢复工作呢,所以就算了。

这八位为他写寄语的人,基本上就能代表当今的文坛了。有四位是辈分最高的,另外四位,差不多是现在实际的权力地位最高的。

而且这八位作家,涉及的文学领域有小说,诗歌

最新小说: 校花难追?无所谓,她还有舍友 重生1977,娶了女儿国国王 谁说分手后不能暗恋前任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替嫁王府后遇见疯批了 穿梭妖界卖蛋糕逆袭成首富 南风和金色麦草 反派求生攻略[穿书] 替声使者 守水库?我守的是时间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