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季啊,你最近小说可写的有点儿少了。”
合影结束后,京城文艺的周燕如走到季宇宁的面前,笑眯眯的说道。
她身后,还跟着诗人张智民。这位身材高大的诗人,脸上也是笑眯眯的。他是前年京城文艺的负责人。
京城文艺这些年一直没有社长,只有负责人。
现在的周燕如是京城文艺的实际负责人,所以今天开会的很多人都称呼她周主编。
“周主编,今年还是太忙了,又是上学,又是考研,最近的暑假这两三个月,又是在外面拍戏。
实在是腾不出手来。
最近小说倒是有一些创意,有一些想法。不过还是在酝酿过程中。
今年剧本倒是又写了几个。”
季宇宁知道这位周大姐也是来催稿的。
刚刚在会场,因为人太多,周大姐也没来得及跟他说太多的话。
这下有时间了。
不过她和小章地主可不一样。
那位小章地主只是一个普通的编辑,而且对季宇宁态度还是挺冲的。虽然前世在新世纪,她也当过京城文艺负责人。但那是几十年后的事情了。
周大姐毕竟是杂志现在的负责人,而且对他一直是客客气气的。
今年他也确实没有向京城文艺投太多的稿子,好像除了一部剧本,几篇散文之外,还真没什么小说。
“我前一段时间,看见你刊登在上沪文艺杂志上的那个剧本,就是电影剧本喜盈门,写的还真是不错。
不仅人物鲜明,语言生动,而且乡土气息特别浓。我就是鲁省人。看了感觉特别的亲切。
你这电影剧本好像已经写了6个吧。去年写了三个,今年又写了三个。
今年还写了一个话剧剧本。就是现在正在上映的话剧《与魔鬼打交道的人》。
小季啊,你去年写的那篇京味儿的中篇小说那五特别好,我们还等着你再写几篇同样是京味儿的小说呢。”
周大姐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季宇宁剧本写的太多了。
“周大姐,我这最近也在酝酿京味儿小说这方面的题材。
主要是写普通的京城人的生活的。
写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不过现在还正在酝酿过程中。
最近我还是忙着拍电影,现在拍的这部电影,我可是执掌导筒的导演了,真的是忙得个要死。
另外10月份也马上要开学了。
嗯,要写小说估计也得等一段时间了。”
季宇宁现在想写的京味儿小说,就是前世刘新武写的那篇中篇小说立体交叉桥,不过他恐怕要重新进行构思和调整了,并不会是原样照抄了。
那篇小说毕竟前世是81年初发表的。
这篇小说,他准备到快年底的时候再交稿吧。
京城,西长安街7号。
京城市文化局。
会议室里正在开会。
何经理坐在会议桌的主位上,现在应当称呼他为何处长了,他是京城市文化局电影处的处长。
坐在会议桌旁的还有不少副处长。
“现在中影公司已经定下来了,10月份上映的电影有6部。
十一期间,我们要做的排片工作就非常重要了。
我们一定要从十一开始,服务好京城市的广大群众。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求。 ”
1978年10月1日,京城市的各大影院开始有新的电影首映。
首映的影片有六部:《瞧这一家子》、《黑三角》、《山寨火种》、《瑶山春》、《失去记忆的人》、《东港谍影》。
前世10月份首映的电影只有5部,而这一世,是加上了季宇宁去年拍的第1部电影《瞧了一家子》。
中影定下来要首映的电影后,京城市文化局的电影处就是负责京城地区各影院的排片安排的。
今天的会议就是讨论并且最终确定这几部电影在10月份的具体排片安排。
会议桌上,每个人的面前,都有一份铅印的文件。那上面打印的就是10月份电影的排片计划。
“老何啊,这部电影《瞧这一家子》的排片,是不是有点儿太过于侧重了。
所有的好的电影放映时段,还有放映的最大次数,全都给了这部电影。
是不是可以向其他几部电影,这个,均衡一下呢。”
一位年龄很大的副处长,发表了不同的意见。
电影的排片安排,就是电影院在一天内不同时间段安排放映不同电影的计划。
这个排片安排不仅影响到电影院的收益,还与观众的观影体验息息相关。
电影院排片的时间,一般首先需要对一天内的不同时间段进行划分。通常,一天中的时间段可以划分为上午、下午、晚上和深夜等时段。不同时段的观众需求和观影习惯存在差异,因此需要针对不同时间段制定相应的排片计划。
排片时间安排的另一个关键要素是影片选择。影院需要从众多影片中挑选出适合各时间段放映的影片,并考虑影片的受众群体、口碑和票房等因素。同时,影院还需要根据观众的反馈和市场需求,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