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下午,京城的雪终于停了,这场雪从前天的小雪,一直发展到了大雪的规模。
这次降雪的区域,除了京城以外,还有津门,冀省,豫省,鲁省,晋省等地。
宿舍里揪出了“暗藏七双臭袜子”的梁小懒。没错,就是梁小懒。宿舍一众人等觉得梁小胖之所以不洗袜子,归根到底,就是一个字,懒。所以宿舍这几个人决定就叫他梁小懒,直到梁小懒变得勤快,开始每天洗袜子为止。
不过宿舍里的人不知道,好多年后,他们曾经称之为梁小懒的梁佐同志,反而是因为勤于工作太过劳累而猝死的。
这两天,季宇宁总觉得宿舍里还是留有一股淡淡的臭袜子味儿。
这种味道,就是他们宿舍楼,这个男生宿舍楼的正常味道了。可季宇宁还是觉得不太适应。
所以,12月20日下午,季宇宁不顾雪后的寒冷和路上的湿滑,他自己骑车回家了。
这一路上,骑车更难行了。
到家的时候,看见老爹在家里在客厅里坐着。
老娘和朱琳正在厨房忙活。
“爸,你们开会开完了吗?”
这几天老爹开会,每天晚上都回来很晚的。
“没有,两个会都要开到这个月的28号。”
今年是12月17日先开的全国归侨代表大会,这次会是准备恢复侨联,之后是在12月22日开始召开的全国侨务会议。
实际上这两个会是一起开的,参会的人员也差不多。
这两个会都是在侨联大院里开,就在侨联大院的礼堂。
虽然就在家门口开会,可他老爹是现在侨办的大管家,所以很难正常回家吃饭。
今天是侨联的会刚刚告一段落,所以老爹回家比较早。
“今天选举了新的一届侨联委员会,廖公是侨联名誉主席,庄老先生是侨联主席,我是当选为22个侨联副主席之一。”
“爸,这侨联的副主席真多。
我记得小时候,我爸就是侨联副主席,当时我找那个副主席的一堆人的名单,找半天才能找到我爸的名字。”
他老爹以前当教授的时候,就是副部级的工资待遇,就是因为这个侨联的副主席的身份。
“宁宁啊,你爸现在才不稀罕这副主席呢。”
老娘走过来,插言道。
他老爹在一边笑而不语。
一家人吃完晚饭。
季宇宁从随身的包里掏出一张歌谱,这是他这两天在学校里图书馆看书的时候写的。
“爸,你看看这是我刚写的一首歌。
我觉得前两天这中美建交了,现在该考虑海峡两岸了。”
老爹有点儿奇怪的接过季宇宁递过来的歌谱。
“鼓浪屿之波。
唔,这个歌词倒是正好适合现在的形势。
今天,我们会上还在讨论那封告海峡对岸书呢。
马上明年的1月1号,这篇文章就要发在报纸上。
嗯,这首歌的歌词也写得很妙。
不错。”
前世这首《鼓浪屿之波》是在1981年的12月创作的,当时闽省以及鹭岛市特地请了国内不少诗人、音乐家和歌词作家来闽省采风,就是要请他们创作一首表达海峡两岸骨肉亲情的歌。
这些人在82年创作了近百首歌,这首歌就是其中最好的一首。
歌词的创作者,站在鼓浪屿的日光岩上,很自然地以“人在异乡为异客”的角度来构思歌词内容。日光岩上鸟瞰海岛美景,显然又乐于融入当地,乐于以异乡为家乡。夜里听涛起意,便成就了“逆向书写”方式的“正向抒情”。
这种“逆向”和“正向”,就像两根结实的纤绳,将内地和海峡对岸紧紧拉在一起。这便使表面柔美的《鼓浪屿之波》具有了内在的张力
后来这首歌甚至成为了鹭岛市的市歌。
老爹看完歌词,他又禁不住根据曲谱哼唱起来。
“鼓浪屿四周海茫茫,
海水鼓起波浪
……
鼓浪屿海波在日夜唱
唱不尽骨肉情长
舀不干海峡的思乡水
思乡水鼓动波浪
思乡思乡啊思乡
鼓浪鼓浪啊鼓浪
……”
“好,曲调感人,既浑厚又抒情。
真好。”
老爹哼唱完,把歌谱递给了一旁等着看的老娘和朱琳。
“宁宁啊,你这首歌我过两天给廖公看看,他肯定特别高兴。
去年,你写的那首《月之故乡》,他就特别喜欢。
那首歌,正好是咱们侨办刚准备成立的时候对外播出的。
效果就非常好。
廖公今年就不止一次说过,他说一首感人至深的好歌,比那些长篇大论的文章要强的多。
今年你又写了这首《鼓浪屿之波》,看现在的形势,估计效果会更好的。”
“宁宁啊,你这可是给你爸挣功劳呢。”
老娘一下子就明白了,这个宝贝儿子为什么把这首歌给他老爹。
“阿宁,这歌真好听,这歌是男中音唱的吗?女中音能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