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大明的这些藩王就没少惹麻烦,所以也别说什么宗室省心,只是也确实没必要担心太多,还是有律法等可以约束。
回到了西宫,朱文垚又是开始大呼小叫,在院子里到处乱跑。不过老朱和朱允熥都不用费心,徐妙锦和郭宁妃也只是在聊着天的时候偶尔关注一下。
宫里的这些太监、侍女不是摆设,他们都是在跟着朱文垚,在逗着这位小殿下玩闹。
朱允熥瞄了一眼,笑着说道,“文垚小时候就这么快乐,长大后自然是心胸疏阔的性格。”
老朱笑着点头,认真说道,“咱现在岁数大就喜欢瞎琢磨,咱小时候家里和睦,咱就一直盼着这些。你小时候吃过苦,心思重,所以现在没几个人能看穿你心思。”
朱允熥也只是说道,“算是吧,我倒是觉得不算坏事。文垚以后是守成之君,我到底是要做些事情,我心思重一点不是坏事。”对于朱允熥这样的说法,老朱除了叹气、心疼,也只能是认可了。
他是开国皇帝,也打下来了足够厚实的基础,可是老朱也非常清楚朱允熥以后该做的事情不少。第一代皇帝打江山,第二代的就要守江山。
要是一切顺利的话,朱文垚当皇帝的时候就可以轻松一些,就算到时候能力平庸一点也没问题,大家对于守成之君没有太多的要求。
不过老朱还是说道,“咱先帮你教文垚,给他打好底子。你又是个有远见的皇帝,以后再教一教文垚,咱大明就是四代明君了!”
朱允熥看向老朱,四代明君这个说法肯定是老朱的一厢情愿了。但是没办法反驳,老朱显然是将朱标这个孝康皇帝当做正式皇帝来算了。
朱允熥就笑着说道,“真要是历四代明君,我大明的底子就厚实了。就算以后有一两个不怎么样的,大明的家底子厚也经得起折腾。”
老朱不高兴的瞪了一眼朱允熥,这孩子就是不会说话,哪能盼着自家子孙不够贤良的。大明的皇帝,就应该是各个贤明睿智,大明的国祚必然长久。
老朱在和朱允熥闲聊着,直到张福生小步而来,“太上皇陛下,大长公主殿下在宫外求见。”
宁国公主、安庆公主等人现在已经自动进封为大长公主,因为她们是朱允熥的姑母。而朱有容这些朱允熥的姐妹,则是长公主了。
老朱看了看朱允熥,有些无奈的说道,“你的姑姑们也就算了,你姐姐们也值得怀远、定远?你啊,只怕要给你闺女封到凤阳。”
朱允熥连忙说道,“就是妙锦以后再给文垚添妹妹,我也不会封凤阳。到时候找个不错的封号就行,我姐姐们到底是自小就对我百般回护。”
更多最新热门小说在6.9*書吧看!
朱允熥都这么说了,老朱也懒得说些什么,真要是计较的话,就不会允许朱允熥此前册封了。
宁国公主等人也到了西宫,自然是规规矩矩的给老朱行礼。
“去叫宝庆过来。”看着小外孙女,老朱无奈说道,“也就是宝庆能压得住这丫头,无法无天的性子,也不知道跟谁学的。”
安庆公主微微撇嘴,她一直都是觉得自己的闺女乖巧着呢。
老朱随即看向宁国公主问道,“过几天就要动身了?”
宁国公主微笑回答说道,“过些天就要动身出发了,正好也带着高炽几个,还能一路送他们一段。”
老朱对此也没意见,虽然梅殷是一路北上去北平,不过也是可以顺路捎带一下。毕竟秦王、晋王等人的封地,那也都是在北方。
“去了那边之后,不要和你四哥多来往。”老朱吩咐说道,“你侄子是对自家人毫无防备,只是你们不该没有分寸。”
宁国公主就立刻说道,“父皇,儿臣知道这些。等去了北平,最多也就是当即去给四皇兄问安,绝不会私下过府。”
老朱对于这个回答非常满意,不会私下往来是不被允许的。可是到了北平的话,那自然也是需要过府去问安,这是正常的人情。
甚至在老朱的规定当中,官员们到达藩王封地就职的时候,那也都是要去王府请安的。
旁边的安庆公主都听不下去了,她到现在一直都不明白父皇到底是什么眼神,怎么就觉得允熥是对宗室毫无防备的!
天底下的人都能看出来是怎么回事,偏偏就是父皇看不真切。允熥也没有在父皇跟前演戏啊,怎么就是依然看不真切呢?
朱允熥懒洋洋的躺在椅子上晒着太阳,他也早就习惯了在自家人面前是懒散的样子了。要是处处都恪守礼制等,那未必就是真的自家人了。
朱有容小声问道,“小弟,怎么让你姐夫回凤阳了?”
“姐夫身份合适啊,练兵、巡检,正好也约束一下勋贵。”朱允熥就开口说道,“这是得罪人的事,一般人扛不住这样的重任,只能是让姐夫去得罪人。”
朱有容觉得有道理,“你姐夫是淮西人,又是世子,这确实合适。只是他回了凤阳,到处都是凤阳老人,还有公侯,他身份合适吗?”
朱允熥耐心解释说道,“如果姐夫的身份出面都不好使,那自然就是我出面了。那些人要是连姐夫的面都不给,那又是何等猖獗?”
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