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征兵点门庭若市。
“我要报名!”
“我也要报名参军!”
负责登记花名册的老兵笑道“只要是愿意打小鬼子的,咱们都要,你们先去排好队吧!”
旁边,周卫国看见各处人满为患的征兵点,感慨万千。
仗打到这个地步,前线到处都缺少兵员,果党的军队都是直接拉壮丁。
管他愿不愿意,发条枪甚至都来不及训练就拉上战场。
就这样一支军队,战斗力能够强大到哪里去?
二战时期的日军从小学开始就进行军国主义洗脑,到了初中便开始军事化训练,到了高中更是进行各种军事化的趣味游戏。
可以这样说,任何一名成年的日本国民,都具备一名士兵的基本素质。
这也是为什么淞沪会战期间,原本驻防在淞沪的只有三千名日本海军陆战队,但越打越多的原因。
上万的日本侨民直接转为了预备役,由一名老兵带着三名预备役士兵硬生生在一处碉堡扛住了华军一天的进攻。
“怎么,不习惯啊?”姜勤笑骂道,递给周卫国一包香烟。
“军长,我终于理解为什么孙作福给咱们安排了住所,但你却让战士们露宿大街,还积极帮着百姓们做农活的原因了。”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我从一位伟大领袖那里学到的。”
姜勤是穿越者,也知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道理。
一天下来,直接招收了六千多名士兵。
要不是因为第一天的报名时间到了,恐怕这个数字还要继续增长。
第二天的时候,一大早各个征兵点就排起了长队。
按照姜勤的预想,这次招兵的数量在一万人。
义县毕竟是个小县城,这也是经过计算后,不会影响正常的农业生产活动的最佳数字。
姜勤拿着登记的花名册,满意的点点头。
“明天起,暂停一切招兵工作,另外把我放在孙家宅院的种子分发下去,让百姓们开春的时候种上。”
杨瑞符是这次招兵工作的总负责人,他点点头转身离开。
招兵工作结束,那些没有应征入伍的青年很是恼火。
“早知道就早点去报名,就怪你爹一直拦着不让你去。”
“切,得了吧要不是你那未过门的媳妇,老子早特么的报上了。”
“你们两个还愣着干什么,听说还要招一千人的民兵,喜娃他们都已经去报名了。”
“真的假的,走咱们可不要错过了!”
招收民兵的工作是在第四天的时候展开的。
以前义县是由保安团负责,但现在保安团被灭,徐风寨的土匪也被自己收编,义县没有人保护倒是个麻烦。
于是姜勤就想出了招收民兵的办法。
由龙牙抽调一个排,对这一千人的民兵团进行军事训练。
农忙时正常务农,战时直接转为预备力量参加战斗。
考虑到是预备力量,所以只是组织了简单的枪械射击训练。
接下来的重点是抓新兵的训练,只有足够的训练质量,拉上战场才能发挥出战斗力,这是战斗中验证出来雪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