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分为分为初中部和高中部,起初,学校生源不是很好,但从90年开始,升学率逐年提高。
特别是94年,海辉中学的高中部的升学率直接攀升到全市第二名,而且还有好几个学生考上了最高学府,所以学校招生人数越来越多,家长都把孩子送到这所学校读书。
96年搬迁时,学生和教职工一共有五千多名,因为天华区有政策优惠,所以新学校就建在了天华区的市郊。”
广兴市一共三个区,海珠区最繁华,市中心和港口都在这边;天华区在北边,相对落后,再有就是市南的临水区,临水区是老城区。
楚阳接着解释道:“海辉中学的现任校长叫霍中信。十一年前,初三一班的班主任,网上查不到任何信息,恐怕要去学校实际了解情况后,才能知道身份。”
既然失踪部门找不到两名被害人身份信息,罗锐便联想到这里两起案件会不会和海辉中学有关?
第二名被害人在初三一班的教室里被困了一周,也在教室里死亡。
凶手是单纯的选择废弃的学校当做作案地点,还是这里面存在着什么关联?
罗锐四个人赶到海辉中学的校门口,发现正是放学时间,穿着蓝白天条纹的学生们,背着书包从校门口走出,成群结队,尽显朝气。
望着巍峨的大门和教学楼,很难想象以前旧校址的破败和荒僻。
楚阳去保安室聊了一会儿,然后出来时,一名老保安带着他们径直向教职工的办公室走去。
不多时,校长办公室里。
霍中信从办公桌里走出来,抬了抬眼镜框。
“你们是市局的刑警?”
蔡晓静把证件拿出来给他看:“不,我们是海江分局的。”
“海江分局?什么案子,你们跨区来办了?”
霍中信身为一校之长,显然对警察部门很了解,开口就是抓漏洞,为人警惕,看样子,和警方打交道的次数不少。
不过想想也是,海辉中学六七千人,广兴市唯二的名校,学生压力大,每年都会出一两次刑事事件,这很正常。
蔡晓静并没回答他的问题,而是直接解释道:“有两起案子希望您能配合。”
霍中信吓了一跳:“两起案子?”
蔡晓静没吭声,只是沉默的点头。
霍中信指了指待客沙发,罗锐四人坐下来后,他说道:“配合倒没什么问题,可是我们这边一向都是天华分局管辖,你们海江分局的刑警过来,这我就搞不懂了。”
罗锐眯着眼,望向他:“十一年前,你们学校可是在海江区。”
这话说完,霍中信挑了挑眉:“你们是想调查那个时候的事情?”
罗锐赶紧往下问:“那个时候发生了什么?”
霍中信尴尬的笑了笑:“没事儿,有什么事儿你们问吧。”
“行!”罗锐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霍校长,我们这次来,是想让你们学校帮忙找找看,这个人有没有在你们学校读过书?”
罗锐拿的是第二名男性被害人的照片,至于女性被害人,脸部已经没了,相貌还待复原。
但即使男性被害人的照片,也是从视频里剪接下来后,打印的图片。
图片的光线很昏暗,而且还是被害人仰躺着的脸部特写,再加上他有160公斤,脸上的肉层层叠叠,挤在一起,已经快要看不到鼻子和眼睛。
但罗锐他们没办法,手头上只有这个还算清晰、而且不会暴露案件信息的照片。
霍中信接过递来的照片,只是看了一眼,便问道:“他叫什么名字?”
“这正是我们想知道的!”
霍中信为难道:“这个很难查的,你们能确定他在我们学校上过学?”
罗锐诚实的回答道:“我们不能确定,所以便前来拜托您,麻烦您想想办法。”
霍中信把照片还给他,拒绝道:“不好意思,真查不了,这人的脸都不看清,而且还都是成年人,我们怎么去查?”
罗锐没接照片,他眉头紧蹙:“只要把历年的毕业照拿来比对,应该会找到的。”
“你们刚才说这是十一年前,这个人在我们学校就读过,可是学校搬迁之后,很多东西都没了,什么毕业照、文件资料很多都丢失了。”
罗锐只好接过照片。
“那行,最后一个问题,希望霍校长能告诉我。”
“什么问题?”
“学校搬迁之前,你们初三一班,每一届的班主任叫什么名字?”
霍中信瞳孔微缩:“你们问这个又干什么?”
“既然您不知道,那我只好去问他们!霍校长,我告诉您,我们查的是刑事案件,希望您能保密,要是透露出去……”
……
从校长办公室出来后,天已经全黑了。
上车之后,罗锐他们并没有赶回海江分局,而是选择去走访。
霍中信告诉他们了两个名字,这两位分别担任94届和95届初三一班的班主任。这已经是出于很无奈的调查走访,两名被害人的年龄分别是二十四和二十五岁,时间倒退十一年,他们那时才十三和十四岁,还不到上初三的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