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功立即咳嗽了两声,向食堂的窗口喊道:“那个……赵师傅,下次别买散装米了,新买的一批米,有沙子混在里面,吃着磕牙。”
食堂里系着围裙的大爷,冷哼了一声。
“还想吃袋装米?那你伙食费怎么不多申请点?我给你讲,小孙警官,你再怎么抠抠搜搜的,以后米饭都得上秤,每人限额二两!”
孙功挠了挠后脑勺,喊道:“那可别……您要是不给刑侦大队那帮牲口吃饱,李大队长肯定找您麻烦。”
老赵哼了一声,转身就没了影儿。
罗锐来的时候,早就仔细打听过县局的情况。
沙河县因为地理位置特殊,每年发生的凶杀案虽然少,但因为意外死亡的很多,要不是沙场的工人出意外,要么就是进山采药、搞山货的被毒蛇咬死,或者是坠崖而死。
而且每年的失踪人口很多,高居临江市各区县的榜首,其中以妇女儿童最多。
所以,县刑侦大队,手上最多的就是失踪案。
孙功说的李大队长,叫李农,八十年代部队转业回来的,现今已经五十岁出头。
因为他是侦察兵出身,所以被调到刑警大队,后来破获了好几起重大案件,一路升职到大队长的职务。
此时,食堂里的气氛并不是很活跃,韩金莉和苗守强早就知道他们会留在县局,两人的神情轻松,但其他五人的归属,还是未知数。
听是县局要三个人,其他四个人会被分到各个派出所,剩下的人心里多少有些忐忑。
罗锐倒是无所谓,他从来就没想过,自己毕业后,就能大张旗鼓的进入某个刑侦队,像以前那样直接参与命案调查。
顾大勇当初就告诉过他,没有经过基层锻炼,以后不会是一名合格的警察。
罗锐觉得这话很有道理,扮猪吃老虎……不,是从小做起,蛮好!
同行的六个人,有一大半是外省来的,只有方永辉和罗锐是一个学校毕业的。
罗锐刚进刑警学院时,方永辉当时正在读大三,正儿八经的师兄。
因为这层缘故,方永辉对罗锐的印象很好,来的路上,两人聊的最投机。
方永辉身高接近一米九,体格壮实,浓眉大眼的,而且长得很白。
此时,他向罗锐低声问道:“你觉得,咱们五个人,谁会留在县局?”
罗锐眼都没抬:“你呗,还能有谁?”
方永辉皱着眉:“不是,你怎么就觉得是我呢?”
“你长的跟吕奉先似的,蜂腰蜜臀,耐艹,适合当牲口用。”
“不是,我是蜂腰猿背,不是蜜臀!你这话说的,好像县局是龙潭虎穴。”方永辉说完,无比向往的道:“你就不想留在县局?我告诉你,县局待遇好一些,而且接近中枢,案件多,升职快!我就想进刑侦队,跟着破获几起命案,拿一个三等功,我就满足了!”
罗锐抬头看他:“三等功?这么没上进心?”
方永辉把眼一横。“怎么?你以为三等功好拿啊?在这破地方,三等功很牛叉了,那个李农,李大队长,也才拿了一个二等功,我可比不上这样的人物。”
这话被孙功听见了,他嗤笑了一声,面揶揄之色。
罗锐瞧了他一眼,心里对这人不是很感冒,要说功勋章,罗锐的一等功牌匾,还挂在老家的门楣上呢。
上次,老爸还给他打电话,说夏天飞来一群燕子,在牌匾下面筑了巢,孵了六只小燕子,这是一个吉兆,他问罗锐是不是发生了什么好事儿。
当时,罗锐因为炒股盈利,身价已经过亿,不过他没敢把这事儿告诉老登老妈,怕他们心脏不好,兴奋的晕过去。
县局副局长办公室,陆康明坐在办公椅里,拿着保温杯啜着滚烫的茶水。
李农坐在他对面的椅子里,手里拿着新警们的简历观看着,虽然他早已看过,但为了给队里补充一个好苗子,所以迟迟还没下定决心,到底留下哪一个。
他相中的有两个人,一个叫方永辉,一个叫罗锐。
这两人都是本省人,而且出自同一个刑警学院,不过方永辉是正儿八经的读完了四年大学,身高体壮,跟一头牛似的,要是用他来堵门口,一个嫌犯都别想跑掉。
这个罗锐的简历上,却写着两个字“越级”,意思他从大一直接跳到了大四,然后参加公安联考,竟然还奇迹般的通过了。
李农粗人一个,大学没上过,不过他和陆康明不一样,对高学历的人才很是看重。
陆康明放下保温杯,瞥了他一眼:“怎么?还没选好?我都说了,这个方永辉不错,人不仅帅,体格也高,给你们刑侦大队正合适!
那个罗锐,个子虽然也高,身板结实,但黑不溜秋的,哪儿有警察的形象?”
李农点点头,而后问道:“这个罗锐到底什么来历?大学连跳好几级,他的档案还没调过来?怕不是走了什么后门吧?”
陆康明努了努下巴。
“档案压在市局的,教导处的人看过,说没什么问题。
简历上不是写着吗?经过政治审查,这个罗锐家里以前是开小餐馆的,家里三代人还算干净,而且旁系亲族也没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