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福报(1 / 2)

见温故几人还在,两人心中也松了口气。没出发就好,赶上了。

于二跟在何大身侧,留意周围的动静。

前方的几个人影,很容易对上号,不过他此刻的注意力,最先放在那几个孩子身上。

他听到那两个孩子喊周山爹了。看来确实是这位武官的孩子,小孩儿精神瞧着还行。

见到温故,又介绍了于二之后,街溜子二人组没废话,表示想跟着他们北上。

于二说:“我们谭县令是个厉害人,半月之前我们家本来是打算跟着北上,只是当时家中遇到了麻烦,等平息下来,已经错过时间。”

县令带的大部队已经定好行动时间,不会轻易改变,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谭县令带人离开。

于二只是想告诉温故几人,他们全家本就有北上的打算。错过一次,现在又遇到有人要往北地过去,你这个读书人看着也还行,在北地有亲戚,咱们看好你。

何大这时候也说:“葑县以外的地方,我们虽然不了解,但是以前混在街巷,听过不少消息,或许这些能有帮助。”

于二加道:“我们会自带干粮。”

温故像是有些犹豫,“不知你们要带的亲人好友,共几位?是否有老人小孩?”

何大说:“我家只剩我和我弟,可能还有两三个朋友。我弟十二岁,以前在县城书院读书,性子安静懂事。”

于二想了想,也说:“我家的四个你们应该都知道,我,我兄嫂和侄女,或许还有两位朋友。”

温故心中满意,人数还行。他缓声道:“能否请两位稍等片刻?”

“当然,我们就在那儿等着。”

知道温故几人要商议,何大和于二走到一旁。他们心中还是有些紧张。

两人低声分析——

姓温的书生多半不会拒绝,这人瞧着就好说话。那个周县尉和那个道士,不知是否会同意。

这边,青一道长依旧是无所谓的姿态,真要说的话,也倾向于多收些人,到时候有人帮他干点杂活。

小刘和铁头都听温故的。

周县尉有些迟疑,他是遭人背叛过的,防备心重。不过温故分析几句之后,便同意了。

一,人多好办事。如今路途艰险,队伍里人多些,确实更安全。

二,他还有两个年幼的,受过惊吓的儿女,还有个十二三岁的内侄。或许队伍里再多两个小孩子,能让他们精神状态更好些。

人心这个东西不好说。但也确实不能因为遇到过背叛,就拒绝所有人的靠近。

虽然同意了,周山还是忍不住提醒温故,“乱世里,人性复杂,不要过于仁善。”

“多谢周县尉提醒。”温故微微施了一礼。

他站在旭日的晨光之下,整个人仿佛镀上一层金芒,望着远山的目光清澈又坚定:

“我游学时候,曾听人说过一句话,‘独行快,众行远’。

“如今这世道险恶,远甚于史书记载的那些灾祸,不抱团取暖,很难撑下去。若百人同心,则得百人之力。同舟而济,患实共之。众心协力,定能达到目标!”

周山张了张嘴,也不知该说什么。

他当然知道抱团的好处,他只是想纠正温故对谁都仁善的做法。

不过,现在看来,读书人想法坚定,一时半会儿也改不了。但这种人也不容易背刺。

算了算了,有他在身边时刻盯梢,想必也不会出什么大事。

搞定内部,温故过来告知何大和于二结果。

得知被成功接收,两人也露出喜色。同时心里想着:果然还是要从姓温的书生这里着手!

不过,市井混得多了,警惕心也多些,下次是要带着家人过来,他们身兼重任,还是要多探听、多了解。

何大眼珠子一动,面上表露出感激:“真是太感谢了,我们身份卑微,以前在县里都被人瞧不起,干什么都被人防着……你们,是好人啊!”

温故目光清澈,带着书卷气地一笑:“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我能看出来,你们并非奸恶之人。”

何大又非常动情地说了自家遭遇的惨祸。这种时候,在这种心肠好的读书人面前卖惨,以后也能给自家小弟多要些好处。

温故听完神色怅然,叹了叹,也简略提了句自己的身世,家中遭遇惨祸,也是只剩他们兄弟俩,北上投亲。

“虽是艰难,正因如此,越是要坚持,总会看到曙光。无论什么时候,文人武人都有体现自身的价值的机会。读了这么多年圣贤书,以后到了北地,我也要混出些名堂。

“等以后邪疫平息,我们兄弟俩衣锦回乡。以前只是草草埋葬遗骸,等回去了,为他们换上好的棺材,请高人去作法迁坟,换个风水宝地。再建一个气派的祠堂,让逝去的人能享受后人香火……”

何大本来有演的意思,但听着听着,视线朦胧起来,眼眶有泪光闪烁。

不自觉跟着温故的话幻想,呼吸都变得粗重。他也看重身前身后事。

确实啊!

人呐,越是艰难的时候,越是要往上爬!

否则,就会被彻底踩到泥里去!

他也要在北地混出名堂

最新小说: [原神]想吃旅行者的软饭有什么问题! 言灵的我进入诡域后 别拿辅助不当干粮[全息] 穿越奥特,我的搞事日常 小七科举手记 遮天:我姜明,万古魔帝 天落青雨 网游之黑心奸商 HP共享梦境后,老伏被我攻略了 流水的徒弟,铁打的天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