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下乡和困境(1 / 3)

第191章 下乡和困境

疟疾,是人类最古老的疾病之一。

在王孟德的前世,依然还是一个全球广泛关注且亟待解决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更别说在这个时代了。

在东南亚等地,病情最为严重。

华国南方,特别是海南岛等地区,是疟疾爆发的重灾区。

虽然数百年来,全球无数的人都在寻找和研究治疗疟疾的办法和药物。

也陆陆续续的发现了从金鸡纳树皮中分离出了治疗疟疾的有效成分——奎宁,以及四五十年代人工合成奎宁。

此后,科学家们对抗疟药不断改进,形成了以奎宁等为代表的各类抗疟药。

各类抗疟药的研制成功,让疟疾的危害减少了不少。

可是,在五六十年代,恶性疟原虫在一些区域已经出现对氯喹的抗药性。

为此,国际上各大研究机构或研究所都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研究疟疾,主要目标是寻找新型的抗疟药物。

国内因为缺少资金和技术,目前还没有一家科研单位对疟疾进行研究。

王孟德也算是填补了这个空缺。

鲁院长和中医研究院的几个副院长听说他的研究方向后,都表示要全力支持。

不管是人力还是物力,只要需求,都可以无条件的申请。

对于人员这块,有这十个人作为主力,暂时算是够了,当然,在研究的过程中,肯定还需要研究院其他所的协助。

比如,从传统中药中寻找抗疟药物,就需要研究院里的中药研究所帮忙筛出一部分药材。

“钱大勇,你带朱涛、孙小茹、张巧玉六个人,去中药研究所,请顾所长帮忙。

查阅一些中医药文献,然后进行整理分析后,列出需要重点筛选的药物以及药方。”

王孟德冲着钱大勇说道。

在有其他人的情况下,他肯定不能再称呼大勇哥了。

况且还是在工作的时候。

作为领导,公私如果不能分明,下边的人就容易阴奉阳违。

“是,王主任。”

钱大勇也知趣的大声答应道。

说完就领着其他人,往中药研究所走去。

等他们走了之后,看着剩下的三个人,王孟德接着说道:“黄师弟,李师弟,你们三个人,去实验室里,提前准备好试验材料。

等他们筛选出一批药物名称后,咱们就要对这些药物和药方进行提取,方法主要用水煎和乙醇两种提取办法。

对了,提取之后,还要送去进行检测,一旦检测出来某个药方或者药物有效果,将进行动物实验。”

感谢老祖宗,在数千年里,对疟疾的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还留下了不少的药方和研究心得。

虽然可能效果不是那么的好,但对于后人来说,绝对是值得参考的。

“是,师兄。”

黄四忠和李响等三人异口同声的说道。

他们心里都非常的兴奋,对于跟着师兄进行研究,他们都有极大的信心。

前阵子,疫苗研究小组又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当然除了黄四忠参与了进去,获得了好处以外,其他人可是眼馋的不行。

这一次,他们下定决心,一定用更积极的实际行动,配合师兄,争取早点成功。

分配完任务,等他们全都出去了后,王孟德坐在椅子上,心中合计着。

有了前世的成功经验,再加上自己的医术,想要研究出一个治疗疟疾的药方,估计至多在年底,就能完成了。

如果疫苗研究小组那边,能一起传来好消息,那可就是双喜临门了。

想到这里,他信心满满的起身,往蒲老的办公室走去,准备把这个好消息,提前给老师说一声。

到了地儿,就见蒲老正带着一个老镜,专心的看着一本医书。

“先生。”

“孟德来了。”

蒲老听见声音,抬起头,然后顺手把医书放在桌子上,一脸乐呵呵的说道:“抽屉里有一包新的茶叶,你自己泡。”

王孟德也不客气,熟门熟路的翻出茶叶。

“嚯,先生,这还是普洱呢!那我得尝一尝了。”

说着先给蒲老的茶杯里续满了热水,然后拿起另外一个干净的杯子,小心翼翼的给自己泡了一杯普洱茶。

“呵呵,这是我的滇省的一个老友,他的弟子来京城办事,正好给我带过来两包,你要是喜欢,就拿一包回去喝。”

蒲老知道自己这个得意弟子喜欢喝茶,于是挥挥手说道。

他现在对王孟德,比对亲儿子还好的多。

有什么好东西,都先紧着他,这就导致志孝师兄经常吃醋的表示:“自己这个儿子肯定是抱养的。”

不然,为什么烟酒茶这些好东西,宁愿放在家里,都不让他拿。

但只要王孟德开口,甚至都不用直接开口,父亲就会主动把这些送给他。

这让他吃味不已。

当然,也只是单纯的吃醋,对于这个小师弟,他也是非常喜爱的。

上一次,参与编写《赤脚医生手册,就让他受益匪浅,去年年底的时候,凭借

最新小说: 抄家流放?亲妈金手指已到账 开局觉醒蛊师,谁说虫族不算蛊? 红楼:荣国府姨娘致富日常 我在女友身上收获超能力 横推武道:从降妖伏魔开始 木叶:这个宇智波只想躺平 绝世唐门:霍雨浩重生之独宠王冬 在北宋靠摆摊 替身为凰 同时穿越:全是深渊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