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经受到了惩罚。”
苏蕴雪如遭雷击,这是她今夜第二次被戳中心心中隐痛,是啊,孟行舟死后,她就一直活在痛苦和愧疚之中,终日惶惶,余生难安,这就是她的惩罚。庆和十二年注定是不太平的一年。
这一年发生了太多事。
第一件事是容王回京朝觐,不仅前往九边做监军,击退鞑靼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还在京城举办了第二次大婚,一时风光无二,然而不过短短月余,容王就因谋反入狱,从高高在上的亲王顷刻间沦为了阶下囚。第二件事,就是皇上盛宠的苏贵妃病了,据说病的很重,已然不能起身,世人皆猜测这位苏贵妃是因为受不了流言蜚语生生把自己气病的,有人惋惜红颜薄命,有人则拍手叫好,道此祸水报应不爽。第三件事,大相国寺的腊梅花开了。
十月将终,仲冬未至,一阵突然袭来的寒潮竞然早早催开本应腊月左右才开的梅花,还开得异常绚烂,京城人人称其,道是天降祥瑞,也有人认为如此异象恐为不详之兆,然而详也好,不详也罢,都无法阻止京城百姓的热情,纷纷前往大相国寺赏梅。
乾清宫。
庆和帝在御书房批奏折,曹忠端着一个托盘立在下首,托盘上放着一只莹白小巧的定窑白瓷酒盅,他已经在这站了一个时辰,然而皇上还没有开口的打算又过了小半个时辰,庆和帝放下手中御笔,按了按眉心,问:“苏贵妃今日可好些了?”
曹忠答:"回皇上的话,娘娘高热已退,现下已经大好了。”庆和帝沉吟半响后沉沉叹了口气:“罢了,你先下去吧。”“是。”
曹忠端着酒杯躬身退出了乾清宫,来到廊下,伸手招来一个心腹小太监:“去,把这杯酒拿去扔了。”
小太监接过托盘:“爷爷,今日这酒又没送出去,皇上到底怎么想的?'曹忠赶苍蝇似的甩了一下拂尘:“去!不该问的别问!”小太监闻言连忙敛声,端着托盘下去了。
曹忠双手抄在袖中,眯眼看向西六宫方向,心想这苏贵妃还真有几分本事。方才杯中所盛乃放了宫中秘药的毒酒,容王被定罪后,朝堂上对苏贵妃的反对之声虽不如之前那般激烈,但依然存在,不时就会有人上书请皇上赐死苏贵妃。
皇上却不再斥责或是驳回,只对朝臣说了一句:“朕会看着办。”相当于默认了朝臣的谏言,大臣们从善如流,不再在朝堂上提起此事。第二天庆和帝就命曹忠送一杯酒前往鸾镜宫,讽刺的是这酒和皇上刚登基时端去给先帝的苏贵妃的一模一样。
然而不等曹忠离开乾清宫,就有宫人来禀:“苏贵妃忽然病倒了,高热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