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047
这个人脸上透着病态的苍白,眼神却是意外的温和,让敏感的、眉眼满是愤恨的两人怔在当场。
人家没有和黄述玉沉瀣一气,好像真的在关心他俩,话里也没有夹枪带棒,讽刺他俩狂妄无知,批判他俩思维荒唐。
两人面颊微微一红,手忙脚乱各种野菜都拿一点,用忙碌来掩饰窘态。“这个是我们营的政委,你们可以叫他毕政委。"黄述玉又把营长和参谋介绍给两人认识。
那个眼神和神情都很严厉,总是一副忧心忡忡样子的人是营长,那个眼睛小,还一直笑眯眯的人是参谋。
这是耿建、何秋实,包括梁倚云对三人的最初印象。耿建、何秋实并没有因为黄述玉主动向他们低头,放弃对她的敌视。这个坚执不从、深闭固拒、独断专行的营部干部,她一定会为了她的决定懊悔。
一定!
众人还在吃饭,耿建、何秋实放下筷子,捡起被他俩丢在地上的步(木仓)、挎包、水壶,回到苇棚,抱着炕柜、炕桌出来,把黄述玉的东西归还黄这玉,坚决跟黄述玉划清界限,不接受黄述玉虚假的善意。“你不用像防贼一样防着我们,把我们困在大泽,因为我们为了理想而来,为了让同胞不再饱受饥饿而来。"耿建背着黄述玉说完这句话,头也不回钻进了苇棚。
“我们不会主动离开大泽,除非这里开满了稻花。“何秋实关上了门,拒绝和黄述玉和解。虽然他们选择留下来指导知青种植水稻,但他们仍坚持在蓄滞洪区建第二个水稻种植基地。
不会改变!
庄参谋之前在矿业部当文书,三五不时撞见刑事案件,尽管他已经很小心了,还是无法避免让自己牵扯进去。大泽需要一位参谋,他的领导送给四分场一千条新麻袋,顺利把他送到大泽当参谋。
麻袋可是战略物资,而且麻袋还不便宜。
打了四个补丁的麻袋还能卖到0.5到0.8元一条,可想而知麻袋有多稀缺。尤其凌汛和洪水到来,麻袋更是有价无市。非常值钱的庄参谋此刻心虚地低下头,他怀疑大泽与世隔绝,每个连队又有营部干部蹲点,让大泽不具备发生刑事案件的条件。他的霉运体质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了变异,开始影响身边的人,黄述玉就是被他霉运体质影响的倒霉蛋。黄述玉经历的事,他和毕常青都经历过。不被理解,他们也曾委屈过,也曾歇斯底里过,擦擦眼泪,还是要往前走。他们情感上不希望黄述玉被人误解,但理智告诉他们,这是黄述玉通往成功道路上一定要迈过去的一个坎。
黄述玉却笑容灿烂,所有人都不知道她为何而笑,只有她知道她要在兵团撤销,解放军撤走,知青返城前,让四分场农业上一个新台阶。昏暗的煤油灯下,黄述玉脸上的笑容在陆卫东、毕常青、庄参谋、梁倚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
除了不和黄述玉说话,耿建、何秋实跟营部每一个人相处的都十分好。其实就算他俩要和黄述玉说话,也找不到机会,因为黄述玉每天都忙的脚打后脑勺。
就连跟黄述玉住一起的梁倚云,每天都见不着黄述玉。她起床,黄述玉早就走了,她睡觉,黄述玉还没回来。
三个技术员从别人口中知道黄述玉这段时间究竞在忙什么,知青们领到工资,向她反应购买生活用品不便,他们的洗衣粉、肥皂都用完了,由于春播紧张,他们没有时间离开大泽,去补齐生活用品,她立即向兵团供销合作总社申请把供销社开进大泽。
供销合作总社没给她回复,她直接到场部,让领导给大泽知青解决购买生活用品难的问题。
“我算看出来了,你不把天捅出一个窟窿,你是不会消停的。“场部D委书记颇为头疼说。
“有您顶着,就算天塌下来,我也不怕。"明明她跟李书记没见过两面,但她说的那叫一个理所当然。
李书记气乐了,开始撵人:“把申请留下来,你,赶紧滚!”“好嘞!"黄述玉回答的又清脆又洪亮。
她放下申请,又从挎包里掏出一包草药,都是些补脾益气、治疗湿气寒气的草药,关于草药的用法和忌讳,她都写了下来,塞进药包里了。黄述玉放下东西就跑,跑了老远,还能听到李书记的笑骂声。有一瞬间,黄述玉产生了动摇,李书记真的用得上这些草药吗?白部长不在场部,黄述玉去见弘秘书,给了弘秘书两份草药,一份他的,另一份是白部长的。
告别了弘秘书,黄述玉还饶了一个圈去化工厂,关切地询问金属罐里是什么,离开化工厂,带回来一批化肥。
这天耿建、何秋实和梁倚云扛着土壤检测仪器回来,远远地看到人牵着马群瞠过青石板路,马背上驮着三袋化肥。
这批化肥就是化工厂特批给大泽的,前两天下了一场大雨,水位上涨,卡车开不进大泽,黄述玉找马场知青借马,把化肥运入大泽。人用来躲雨的帐篷,让给了化肥住。
人只要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好运随时会降临。黄述玉接到分场部的电话,王部长告诉她稻种后天到达大泽,下午,她又接到供销合作总社的电话,总社让大泽准备好房子,下个月,供销社会走进大泽。黄述玉让通讯员小李把这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