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由有些啼笑皆非:这可一点不像是秦国的太子。
他见孩子哭得可怜,忍不住伸出一只手,为眼前可爱的孩童擦拭着刚滴落到鼻尖的泪珠,柔声道,
“可赵高不是藤上的瓜,他既然已经生出了叛主的心思,秦太子你又何必强留他在咸阳?”
李世民似乎一下就被他转移了注意力,一点也不见外地伸出小手,一把牵起李牧的大手,左看右看惊讶道,
“你手上怎么会有这么多裂痕?很疼吧?”说着,就凑近小脑袋轻轻给他吹了吹。
扶苏见阿弟在吹吹,急忙也抓起父亲的手,鼓起小脸呼呼吹起来。秦王眸光幽邃看着扶苏这幼稚之举,又面无表情看向李世民。你要给寡人拉拢人才,也不至于要这般体贴入微吧?哼,倒从未对寡人这般体贴过!
李牧却一下就怔住了。
孩子吹出一缕缕带着关心的空气,混杂着殿中的熏香,一下下蔓延在他手背上,让他这颗踏过无数趟尸山血海的冷硬心肠,彷如正在一点点地被这温暖的和风融化。
他怎么也没想到,这孩子竞然会注意到自己手上的裂痕。天下间,竞然有一个与他素不相识、初次见面的孩子,会自然而然地,做出这样关心他的举动。
就好像,他是这孩子的长辈,是这孩子的友人,是与对方相识了很久的故人.…
这一刻,李牧心中涌起了许多感动一一
这般温暖如春风的孩子,真让人忍不住心生喜爱!他没有急着抽回自己的手,因为不想拂了孩子的一腔好意,声音也变得更柔和了,
“这些裂痕,是我前些日子伐竹编篾弄出来的。”李世民更诧异了,
“你不是赵国的将军吗,为什么要去伐竹编篾?”李牧苦笑,不知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他本该镇守在赵国的北疆,却因秦军伐赵被调回了国中。然后,又被赵王夺了兵权,赋闲在家无所事事,只得跟着乡邻上山伐竹,在砍成竹篾来编筐,他编得速度快,每日能帮乡邻多挣二十钱。乡邻因为这二十钱,对他无尽感恩戴德。可赵王,却将他弃之如敝履。当着秦王的面,他实在无法把自己如今不堪的处境,毫无掩饰地告诉这一脸好奇的孩童。
可他还没想出借口,李世民就一脸愤然道,“我知道了,一定是赵国这回打了败仗,赵王一生气,就罚你伐竹子编筐,哼,他真坏!”
李牧哑然失笑,没有纠正孩子的说法,而是立刻把话题转移回来,指着还跪在地上的赵高,
“我王此番想赎回此人,并非是空手来问秦国要人的,秦太子想要赵国拿什么宝物来交换,可以尽管提。”
他本想设法用最少的代价,把赵高从秦国赎回去。可现在,他改主意了。面前的孩子是如此喜爱赵高,赵王既然执意要将对方,从孩子的手中再抢走一次,那么,付出些代价也是应该的。
这一回除了城池,不管这孩子想要什么宝物,他都可以帮他去说服赵王,反正那些宝物也落不到百姓和将士手中,只会被王族胡乱挥霍。李世民闻言却一下放开李牧的手,蹬蹬跑到秦王身旁,带着哭腔道,“阿父,孩儿不想让赵高去赵国!”
秦王配合地抱起孩子,一脸宠溺道,
“好,赵高是你的宦者,此事你自己决定。”旁边的赵国使臣急了,忙再次给李牧使眼色。在李牧的耐心再三劝解下,李世民终于肯松口了。他澄澈分明的眼中还噙着泪花,表情却十分坚决,“赵璟上回逼我让出赵高,天意却让他再次回到我的身边,这一回,赵王如果真想再把赵高要走,就拿二十座城池来换,赵高如今在我心中就价值二十座城池,少一座都不行!”
李牧心中一凛,二十座城池?!这绝不可能!然后,他就看到这位眼泪汪汪的秦国太子,突然一脸认真地看着自己,犹豫了一下,才又开口道,
“不过,我今天一见到李牧将军就十分喜欢,如果赵王舍不得二十座城池,拿李牧将军来换也是可以的。”
风雨声混杂着刮在紧闭的窗棱上,李牧脑中骤时嗡嗡一阵轰鸣,拿他来换赵高?简直是荒谬!
他下意识怀疑这孩子是故意的,但转念一想:他才这么小,难道就能毫无破绽地,配合秦王演这么一场不成?绝不可能。想来,孩子提出这个荒唐的以人换人方法,绝不会是眼馋自己的军事才能,而是就像他说的那样:他一见到自己就十分喜欢。或许,孩子用他非常喜欢的赵高,换来一个他十分喜欢的李牧,还暗暗觉得有些吃亏了呢…
李牧心头乱糟糟地想着,却毫不犹豫开口拒绝了李世民的条件,暗暗思索该怎么破局。
李世民趁他锁眉沉默之际,迅速朝秦王眨了眨眼睛。秦王与他心照不宣微微一笑。
郭开向来妒贤嫉能,早在赵国先王在世时,就暗中进谗陷害过李牧,怎奈对方一走便边关大乱,先王暴怒只得作罢,又岂会不记恨此事?如果赵王肯放弃赎回赵高,这趟谈判不过就是走个过场,不管结果如何,使臣都无功无过,赵国又何至于会突兀安排一个武将李牧专程赴秦?顺着这个答案往前推,排除一切不可能的原因,就只剩下一个荒谬的原因:郭开知道,赵王非常宠溺赵璟,这趟下了决心会不计代价赎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