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阿父,出大事了!
第66章
当秦王带着李世民赶来时,猝然晕倒的华阳太后,依然昏睡着不省人事。等夏无且一提着药箱走出内室,秦王就抱着孩子上前沉声道,“如何?”
夏无且忙躬身道,
“回禀王上,华阳太后本就有痼疾在身,需要安心静养,但她今日的脉象有结滞弦激、惊则气乱之症,想来是受了什么刺激,导致怒火攻心才加重了病情...秦王望了一眼内室方向,颔首,
“寡人知道了,去吧,早些把药熬来。”
“喏。“夏无且迈着小碎步,匆匆去开方熬药了。君王目光威严冷峻,扫过殿中跪了一地的宫人,“说吧,是谁把太后气倒的?”
宫人们忙磕头告罪,异口同声供出了“罪魁祸首”:一个年轻的宦者。年轻宦者咚咚叩首大呼冤枉,
“请王上息怒啊,奴万万不敢故意惹太后生气奴是听闻赵国王后来到咸阳,又知道她是楚国的公主,这才斗胆,把此事告诉太后的..…天地良心,他确实不是故意想气太后的,而是想借此事,讨好一下太后一一试想,太后也是楚国公主,如果王上真纳了赵国王后为妃,还不知她会气成什么样子。
他想赶在众人前面,把这个惊世骇俗的消息第一时间通知太后,好让她能早些进宫阻止王上,以此获得赏赐……
只不过,他低估了这件事带给华阳太后的冲击:对方一听完,就当场晕过去了!
秦王冷声打断他的话,
“此事机密,是何人给你通风报信的?”
宦者抖了抖嘴唇,壮着胆飞快抬头看了一眼君王,满心的疑惑,“机..机密?可.可此事是采买的宫人,从城中街头随意听来的….华阳宫今日,还不止奴一人听闻过此事.……”
满大街传得沸沸扬扬的事,也能叫机密吗?李世民听着这话,不由仰头望向殿顶的横梁,隔空朝该死的赵王翻了个白眼。
如果是这样,想来现在咸阳城里,已经传遍了“赵王把王后送给秦王"的猎奇流言。
丧心病狂把这消息散播出去的,除了赵国使臣还有谁?他们敢这么做的,肯定是出发前,得了赵王的授意,想死缠烂打着把这件事坐实。没准,赵王还觉得自己是天才呢,能想出这么个给秦王施压的“绝妙主意”反正天下人都知道,赵国已经把王后送来献给秦王了,至于秦王收没收,谁还会在意呢?
而秦王顶着这么大一口“夺人妻室"的锅,若是再兴兵灭赵,必会遭到世人的谴责…打得可真是好算盘!
只是,赵国这堪称无耻至极的强买强卖行径,只会愈发激怒秦王而已。秦王显然也想到了这个可能,目光倏地锐利起来,“蒙毅,立刻带人去查流言的来处!”
接着,他看向跪趴在地上的宦者,冷声道,“搬弄口舌是非,拖下去,杖责二十。”
宦者猛地打了个抖,却不敢出声辩解。
这时,伺候华阳太后的宫人匆匆跑出来,
“王上,太后请您先饶了他…太后如今身子不好,不想见血!”秦王面色骤时一缓,
“太后已经醒了?”
“是,太后刚醒来。”
李世民忙提醒父亲,
“阿父,曾祖母说她不想见血…”
秦王点点头,开口免了宦者的杖责之罚,抱着孩子疾步朝内室走去。华阳太后被宫人搀扶着,有气无力地斜斜倚坐在床榻上。她能宠冠安国君的后宫,甚至只需开口说声“想要个孩儿",就能让对方主动提出,让她在诸位姬妾的孩子里随意挑一个,可见曾经是何等的倾国容色。可现在,她的脸上早就失去了从前的耀眼华彩,只剩下无尽的疲惫与毫无光泽的苍白。
这令人惊心的苍白,十多年前,秦王也曾在他父亲的脸上见过。君王心中一酸,借着俯身放下孩子的机会,垂首掩饰了眸中那抹一闪而过的泪光。
李世民快步跑到床前,紧紧握住华阳太后干燥冰凉的手,忍着泪意劝道,“曾祖母,您要好好喝药养好身体,千万别再生气了.…"”前世,他的阿娘和观音婢,兕子,还有克明..也是这样面色发白、浑然无力地躺在病榻上,然后,很快就撒手人寰了。他害怕,华阳太后也撑不了多久了。
华阳太后握了握李世民柔软的小手,安抚道,“好孙儿,你别担心,曾祖母好着呢,只是一时气岔了,不碍事的。”说着,她看向坐在床前的秦王,
“政儿,你来得正好,本宫正想向你讨个人情。论起来,芈修也是我的晚辈,本宫实在不忍心看她被赵王这般作践,你可否留她一条性命?”她清楚,政儿是绝不会纳芈修为妃的,但他会不会杀她,还真不好说。毕竟,赵国这个举动,实在太过荒诞不经,换成她是秦王,恐怕,也想杀了给自己带来污名的赵国王后。
秦王握住她另一只手,温声道,
“祖母请放心,此事,世民已经跟政说好了,我是不会杀她的,而且,世民答应了会放她回赵国.…”
“不,芈修不能回赵国!“华阳太后努力撑起身子,往秦王的方向挪了挪,秦王急忙起身扶住了她。
她喘着粗气,微微摇头道,
“赵王无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