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阿父诶,值得你这样炫耀嘛哈哈哈第72章
有了南星子开的药方,再辅以夏无且的针灸,华阳太后的病情,果真一天天好转起来了。
到十一月,一个惊天大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飞向了列国的王宫:从咸阳出逃的赵国废太子赵嘉,在宗室和一些文武大臣的私兵扶持下,已经攻下代地立国、改称代王了!
这对正在艰难抵抗秦军的赵国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而对闻到了肉腥味的诸侯们来说,却是个趁火打劫的好时机。只不过,秦国如今正在兴兵伐赵,若是贸然出兵想分上一杯羹,恐怕,会引来强秦的报复…
一时间,该“趁机攻赵”,还是“暂且观望”,引来了列国朝堂的争执声不断。过了几日,早就对赵国北部肥沃草原觊觎许久的燕王姬喜,终于再也按捺不住,寻了个潦草的借口,便率先派出了十万人马攻打云中郡。就在赵王焦头烂额之时,另一个坏消息又传到了邯郸:位于代地西面的武阳郡,由于也遭受了大地动的波及,到处哀鸿遍野,城中人心惶惶.…….
所以,赵嘉带着那帮乱臣叛党,只花半个月就轻松地把武阳攻下来了!赵王勃然大怒,本想立刻分兵前去剿灭代国的,但在一些担忧秦军破城的大臣、硬着头皮以重金贿赂郭开后,
赵王终究还是听进了郭开那番“叛军不过两三万人,区区不成气候,当务之急,该集举国之兵力,先驱逐秦燕两国强敌,待外患平定,王上再剿贼也不迟”的建议,暂时忍下了赵嘉这口窝囊气。这样一来,无疑也给了代国继续壮大的机会。章台宫中,秦王把手中的信递给蒙毅,示意他传给尉缭过目,神色喜怒莫辨,
“燕王的胆子倒是不小。”
尉缭快速看完信中内容,紧锁双眉道,
“燕王竞敢与我大秦夺食,想瓜分那一大片养马之地.”当年,赵武灵王东灭中山国、西败林胡国,硬是从胡人手中抢来胡地,自此“辟地千里”,才有了赵国“胡服骑射"的军事变革最大靠山:云中郡。自古骏马皆喜欢高寒之地,而气候寒冷的云中一带,不但盛产高达两米的优良战马,水草更是格外丰美,还位于农业和牧业相接的黄金过渡地带一不论是往草原方向追击戎狄,还是输送马匹前往中原地区,都十分便捷省事。
也正因为这样,列国之中,一向唯有赵国最盛产良马,而在长平一战前,赵国骑兵也是震慑中原的存在。
秦国为了灭赵,已经投入数年的时间和人力物力,又岂会任由燕国夺走这么一块宝地?
尉缭思索片刻,上前提出一个建议,
“王上,臣以为燕国此举包藏祸心,燕王不但想趁火打劫,还想借机投石问路,打破秦国一家独吞赵国的局势,以吸引观望的山东列国跟风加入战局,好破坏我大秦原定的作战计划.…
当务之急,臣以为可命桓猗再率十万援军北上,前去攻打云中迎战燕军,以震慑列国,断绝他们想插手此战的野心…”秦王颔首,还没来得及开口答应,殿中就响起了一道急促清脆的呼声,“不必!不用派那么多援军!”
披着小斗篷的李世民脚步匆匆跑来,眨眼间就已经停在了尉缭面前。被白色斗篷趁得愈发粉雕玉琢的李世民,再次看着他认真重复道,“国尉,这趟不用派那么多援军,只需派出五千轻骑北上即可。”这话,如果是寻常孩童说出来的,尉缭定然不会把它放在心上。但眼前这位小太子的聪慧,他早就见识过许多回了,并不敢生出半分敷衍之心。
他正想询问“为何只需五千轻骑”,便见秦王已经疾步下殿走来了,忙识趣地先阖上了嘴。
反正,现在问了也是白问。
他们王上是如此的宵衣吁食勤于政务,寻常人等,休想斗胆打扰王上半分,可哪回,不是太子刚一进殿,王上就愿意马上抛开政务先来搭理太子的?秦王停下脚步,满眼不悦地看着正在解斗篷的孩子,非常不满地谴责道,“这么大的北风,寡人不是吩咐过,今日不许你们出门么?”虽然这两个孩子的体质越来越强健,鲜少有生病的时候,但这般吹得殿外窗棱都呼啸作响的北风天,孩子迎风出门,他一个当父亲的又哪能真不担心?李世民举起一个鼓鼓囊囊的厚实小布袋,嘻嘻笑着,“因为孩儿想阿父了呀!刚才,老师派人送了些炒栗子进宫来,还热乎着呢,孩儿想分给阿父吃!”
这是许朴今日突发奇想,加了些蔗糖和秘制甜酱混着炒制出来的,口感极好,在栗子原本的淡淡甘甜之外,又多了几分浓郁的焦糖甜蜜香气。荀子尝完顿时惊为天人,马上就让人送了些给自己的小徒弟。至于扶苏嘛,才试了一颗,就急吼吼装一袋给芈夫人先送去了。秦王听着孩子这暖乎乎的话语,接过比成人巴掌稍稍大些的、包扎得严严实实的小布袋,心间溢满了熨帖的暖意。
虽然,世民确实不该出门吹风,但此时此刻,那些斥责的话语,感动不已的君王又哪还说得出口?
栗子虽小,孩子时刻惦记着自己的一颗心,却是比泰山还重的。唔,秦王是个明君,在这种商议正在军国大事的时刻,本该先立刻追问孩子“为何只需派五千骑兵去对战燕军"的。但他现在,却怀着某种微妙的炫耀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