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浮冰的峡湾。阿怜吹干头发,躺在床上看着浮冰慢慢移动,似乎时间的流逝都因此变得缓慢了。
暖黄色的灯光,柔软的被褥,适宜的温度很快让蜷缩在床上的她昏昏欲睡。纤长的睫毛半阖时,远处的水面荡开一圈圈波纹。巨大而优美的尾鳍如同一把倒挂的黑色蒲扇,转瞬没入水中。阿怜撑起身揉揉眼睛,水面却没有了动静,仿佛刚刚不经心的一瞥只是她的幻觉。
清晨的阳光落下,平静而透彻的水面变成了天然的镜子,倒映着沿岸景色。正在吃早餐的阿怜得到冰原站工作人员发来的讯息:“Lyan,非常抱歉,由于突如其来的大雾天气,我们不得不延迟一天出发”得益于游客稀少,她成功在民宿续住一晚。白天无所事事,她穿得厚实,坐在民宿旁的长椅上,看着静谧的峡湾发呆。因为冰原站条件特殊,国际联合海洋研究中心给愿意前来的研究员提供了充足的资金补贴。
这也是她出发前敢把全部积蓄转给母亲的原因。等到了冰原站,钱就成了最没有用的东西,物资统一由外界运输分配。且邮件上说,冰原站的研究员一个月只有一次外出休假的机会。阿怜心中一动,因寒冷而泛红的手指滑动手机,悬停在一串陌生的电话号码前。
当破冰船行驶在瑰丽的冰川间时,阿怜庆幸自己作出了一个正确的决定。浮冰漂散在静谧的海水中,巨大的月亮和莹白的冰川一色,点缀在粉紫掺蓝的天空中,变成了极具奇幻色彩的油画。小船发出′咯咯咯'的破冰声,穿梭在一座座冰山间,留下呈扇形扩散的水痕。
那个小哥叫做伊鲁克,为了让阿怜玩得放心,他还叫上了他的姐姐艾娃。艾娃和伊鲁克的母族世世代代在格陵兰岛居住,他们是丹麦和因纽特人的混血。
他们随母姓,常居努克,爸爸来自丹麦,他们会轮流到哥本哈根收租金。“很漂亮对不对",艾娃给阿怜递去一杯热巧克力。格陵兰岛的居民似乎尤其好客,与他们常居的冰雪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很漂亮”阿怜腼腆地接过,眼睛里闪动着柔软似星星的光芒。“这里是未被染指的净土,这里的生物都像精灵一样”,艾娃感叹道。破冰船经过垂直于船体前进方向的冰川川缝隙时,一抹耀目的反光吸引了阿怜的注意力。
有力的黑色尾鳍掀开水面,很快又遁入其中。“那是什么?"阿怜眉头一拧,下意识问道,“这里有鲸鱼吗?”问出声后她立即反应过来,鲸鱼是哺乳动物,皮肤光滑油亮,怎么会出现反光呢?
艾娃热情道,“当然有鲸鱼,你想去看看吗?每年的6到8月是努克最佳的观鲸季。”
可今天他们已经错过了观鲸船出发的时间,而明天她就要离开努克前往冰原站了。
阿怜谢绝了艾娃的好意。
“你一定是Lyan吧",机长从红色亮面漆的直升机上跳下来与阿怜握手,“很高兴认识你,我是马里,负责冰原研究站的物资人员运输”他接过阿怜沉重的行李,肌肉一鼓就将行李稳稳当当地放进了机舱。“走吧,我们这就去冰原研究站”
直升机驶向荒无人烟的东北格陵兰国家公园,这是世界上最大最北的国家公园,保留着最原始的冻土地貌。
此刻正处于极昼,太阳高挂在天空,缓慢绕圈。冰原站的负责人站在冰原站的入口迎接阿怜。她是个和蔼可亲的中年女性,来自丹麦海洋研究中心,与尼尔森博士有过不少合作。
尼尔森博士署名的推荐信内容很简单:
「Lyan是我最优秀的学生之一,有任何问题请直接与我联系--Dr. Nielsen」
“Lyan,冰原站欢迎你的加入”,负责人看完推荐信,眼含欣赏与阿怜握手。她的嘴角带着温柔的弧度,“你可以叫我劳拉,或者婕森博士”驻扎在冰原站的不仅仅有生物学家,还有气候学家和地理学家等。婕森博士亲自带着阿怜熟悉环境,谈到生物研究领域的进展时,她的脸色变得有些兴奋。
“我们在一个通往峡湾的冰下湖发现了一些不得了的东西”她故意卖了个关子,“你去看看就知道了,绝对能惊掉你的下巴”“我们很有信心,能够通过那些东西开辟出一个全新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