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活在那里",萨洛尔脱口回道。拿到浆果的他飞速往回赶,按照计算,他到家应该是第三天的晚上。在海水里急速飞驰的影子如同利刃割开水流,萨洛尔穿过鲸群和鱼群,留下一道道无法轻易辨识的残影。
新生的虎鲸宝宝满眼好奇地回头,“奶奶,那是什么?”雌性首领沉稳道,“宝贝,那是人鱼,只有他们才会游得那么快还不带歇息。我们不要学他们,那样对肌肉不好。”“老婆,我回来了!“萨洛尔推开门,冲上去把想念的人紧抱在怀中。阿怜眼眶泛红,她捶着萨洛尔的肩膀埋怨道,“谁让你不辞而别的?我难道会扣着你不让你走吗?”
无论阿怜怎么说他,萨洛尔都乖乖应着。
怀孕让阿怜的情绪波动比往常大,她需要百分百的安全感。“我去拿来了这个,"萨洛尔提前试过了,这些浆果味道微甜,没有毒性和明显的副作用,“莱恩说能缓解你的症状”阿怜一怔,这才意识到萨洛尔此行的目的。她泪眼汪汪地主动献上一吻。
服下浆果后,她的状况果然得到了好转:她不再排斥各类人类食物,饮食回归了正常,隔三差五的呕吐也得到了缓解。根据萨洛尔的描述,阿怜把浆果的生长环境和外观在《人鱼观察笔记》里描绘出来。
阿怜是在水中进行分娩的,生出来的宝宝是人类模样,她看起来很熟悉水性,在水中游了一圈后,那双蜷缩的小肉腿变成了短小的紫色鱼尾。处于震惊中的萨洛尔托着阿怜的背解释,“莱恩说,这是正常现象,把她放在摇篮里,不大幅度接触水源,腿就会变回来。”阿怜吐出一口气,幸好他们听从了同族的建议,选择在家中生产。他们给家庭的新成员取名为米蕾尔,她的发色偏浅,瞳孔则继承了阿怜的黑色。
从小成长在丹麦海洋研究院的米雷尔对海洋生物很感兴趣,那些海洋生物对她很亲近,她立志要成为母亲那样厉害的生物学家。就在她十八岁成人那天,母亲从冰箱里拿出一枚红色的′果实’,剥开皮让她吃下里面的果粒。
这些神秘的果实是父亲带回来的,就在几天前,他出了一趟远门。母亲神色温柔,“你父亲是人鱼,你是人鱼和人的混血。现在你成年了,是时候看看你的尾巴了。”
米雷尔吃惊地睁大了眼睛,母亲说的话拆开来每个字她都认识,拼在一起传达的意思却震碎了她的世界观。
“我知道这很难相信,你吃下去就知道了",父亲在一旁劝道。不会用尾巴支撑的米雷尔摔在了地上,她迟钝地翘起紫色的尾巴察看,那上面的鳞片如同整齐排列的贝母,她越看越喜欢。“天呐!"她感叹道,对父母的爱情故事充满了好奇,“你们究竞是怎么认识的?”
她天马行空地猜测,“要么母亲下海,要么父亲上岸”阿怜笑出了声,她回忆着二十多年前的事,“故事起源于你的父亲拖我下水,而后,他为我来到了陆地,我们这才有了你”米雷尔对着萨洛尔竖起拇指,“想不到父亲也有这么强势的时候”等米雷尔掌握形态转变的过程,阿怜递给她一个保存良好的笔记本,“这是我写的笔记,或许对你未来的抉择有帮助”米雷尔迫不及待地翻开了封页,上面写着"人鱼观察笔记"六个大字。她开着灯看了一整晚,密密麻麻的字迹从冰冷的实验数据逐渐过渡到温馨的日常生活记录。
米雷尔眼含泪水,敏锐地感觉到持笔之人内心的转变。母亲是从什么时候爱上父亲的呢?
或许比她以为的更早。
被撕下来带着折痕的一页按照顺序夹在笔记本中间,用胶带粘合上。不同于其他记录得工整完善的纸页,这页留下大片空白,只最中间写着字迹潦草的问答,像是母亲内心杂乱的独白。“他其实一直有逃走的能力,那他为什么会留在研究站让我研究?”“为了我?"这句被划掉了。
而后更新鲜的蓝色笔迹在下方注释着,“回头看,确实是为了我,只是当时的我不敢确定”
这是一本详细记录着人鱼习性和身体构造的科普笔记,也是记录她母亲和父亲相识相知过程的家族笔记。
成家后,米雷尔在自己的晚年把泛黄的笔记送给了已经成为畅销作者的女儿特蕾莎。
特蕾莎身上的人鱼血脉仅占1/4,米雷尔把笔记送给她,并未直接言明她身上那份特殊血脉的来源。
“这本笔记对家族很重要,我希望你能把它传承下去。如果今后有特别的人找上门来寻求帮助,你就把这本笔记给他们看”。拿到笔记本的特蕾莎好奇地打开了第一页,而后完全沉浸其中,对只有模糊印象的外公外婆产生了浓烈的好奇。
在她童年里,是有外公外婆的身影的,可后来不知哪一天,妈妈说他们去遥远的地方度假了,那时的她很是伤心,后来长大懂事,才意识到这可能是妈妈委婉的说法,外公外婆大概已经去世了。
可看完笔记本里的内容,她的想法有了变化,或许外公外婆真的在其他地方生活呢?比如海底。
特蕾莎打了鸡血似地考据当时的历史事件,发现笔记本里与人鱼无关的内容竞然全都真实存在。
无论是现在改名扎肯伯格研究站的冰原站,还是当时的负责人劳拉、参与研究的人员,或是浩浩荡荡离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