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苦头了,只得泫然欲泣地点了点头,答应下来。
随着戏精将妖术收回,院中所有人全都晕了过去,只有陈小任一个人抱着只大猪头,坐在一张条凳上看着戏精哼哼哈嘿地唱了下去。
乡下实在没什么娱乐活动,好不容易来了个会唱戏的妖怪,戏都已经唱了一半,陈小任岂能让她断更?
要解救刘员外全家和他请来的那些个道士也不急在这一时,他们只是被戏精迷惑了神智,并没有受到什么严重的损伤。
呃,除了方才刘员外那个劈叉耍得炫酷了些。
又菜又贪玩的陈小任也没想到,他以为看了一半的戏,其实只是个开头而已。
整个故事其实是一出悲剧。
大体是说一只修行有成的狐狸偶然有一次跑到大山外围,正巧遇到三皇庙会,看完了庙会上一出精彩的戏剧,从此便迷上了戏曲。
每逢庙会必到不说,自己也咿咿呀呀地学起戏来。
狐狸迷的是戏吗?
当然不是戏,而是戏中那些催人泪下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
很快,狐狸就把庙会戏班演的所有的戏都学会了。
不知道是为了看新戏还是为了体会那些戏中令人羡慕的爱情。
狐狸最终决定找个书生来帮自己写新戏。
她变化成一个美艳动人的女子步入红尘人世间,却发现了更好玩的事情。
她将自己伪装成雨夜赶路要投奔亲戚却寻人不遇的贫家女子、被山贼截杀孤身逃脱的富家千金,有时会遇到好人,有时会遇到坏人,每一次遭遇,都是一出全新的戏码。
这真实之戏可要比那些编排之戏好玩多了,每每有新意不说,还经常能遇到出乎她意料之外的转折。
慢慢地,正经地戏码她也看腻了,她开始玩弄人心,遇到坏人就假装自己是贞洁烈女,以死相逼,偶尔居然还真能逼得几个坏人迷途知返。
遇到好人就假装自己寂寞空虚难耐,也能总勾引得几个好人化身禽兽。
她开始坏人本性,遇到美满的家庭就想办法害得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遇到侠客就想办法让他身败名裂沦落为过街老鼠,遇到坏人就迷住他,让他浪子回头重新做人,然后再弃他而去……
直到有一天,她遇到一个年轻英俊的和尚。
狐狸坏过人心,却还没有坏过道心,便想拿这和尚来试一试。
换种说法就是这狐狸想要作死,挑战一下高难度。
然后果然不作就不会死。
不久之后,当地发生洪灾,官府尸位素餐,狐狸化身成一位行走江湖的女侠,跟着和尚组织百姓抗洪抢险,灾后又四处奔走为百姓筹措粮草,助百姓重建家园。
在这相处的过程中,狐狸不知不觉就沦陷在和尚善良乐观,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积极面对的人格魅力当中。
可惜,不管她再怎么主动靠近,最终也只能获得和尚的友谊,无法让他突破清规戒律一步。
狐狸和和尚相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
从青春年少直到人老珠黄,和尚对她始终以礼相待,或许得不到的才是最珍贵的,狐狸不离不弃,陪着和尚走到了人生尽头。
弥留时刻,老和尚让弟子将狐狸唤来,屏退左右问了她一句:“为何要到人间来历这红尘劫。”
狐狸恍然大悟,这才知道原来老和尚早就看穿了她的真实身份。
可她还是不死心,她问和尚,如果她不是妖而是人,和尚是否会为她还俗。
和尚没有回答,只说让她回山中去,以后不要再出来了。
狐狸等到最后也没有等到答案,问到最后也没有问出和尚的心意,就将自己的经历编成了一部戏。
她带着这部戏走遍大江南北,上至皇宫王府,下至市井街头,戏上演了无数遍,狐狸也从看客口中听到了无数答案。
有人说和尚心里是有她的,不然最后不会让她回到山中去。
也有人说,和尚早就看出了狐狸不是好东西,拖着她在身边,就是为了感化她不让她再去害人。
还有人说,其实和尚的师父是金刚罗汉,早就想除去狐狸为民除害,全靠和尚苦苦哀求,将狐狸护在身边,这才保下狐狸一条性命。
戏剧上演了上百年,狐狸听了无数答案,最终也不知道哪一种答案才是真相,或者说哪一种答案才是她想要追寻的真相。
她一生只成了这一部本命戏。
死后便化成了一只戏精,跟着这部戏继续聆听着一众看客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