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娘家卖给了万家做媳妇子。两袋粮食,这便是牛嬷嬷的身价。
在娘家吃不饱,到万家做媳妇时一样吃不饱。
万忠良的脾气不太好。或者说贫穷的家里,吃不饱的家里,一旦遇上不顺心的时候,牛嬷嬷不止会挨骂,还会挨打。
对于这样的婆家,除了一个忍字,还是一个忍字。其时这才是牛嬷嬷不想离开朱府的根源。
没人会喜欢挨骂挨打的苦日子。不止日子苦,心头也苦。
可那会儿的苦,更主要还是吃不饱的苦。
如今呢?
此时,牛嬷嬷的目光落在旬太监的身上,她迟疑一下,道:“你说吧。”
牛嬷嬷太知道惹不得万忠良。以前的万忠良是庄稼汉,如今的万忠良是没根的太监。
在牛嬷嬷心里,那太监的心更狠更毒。
“干爹说,让干儿子此来不止迎了干娘回镐京都。还要迎了珍珠妹妹一起回镐京都。”旬太监说话时,态度是客客气气。
“……”牛嬷嬷心神巨震。
“至于干儿子上一回来拜访时,干娘您的一席话,干儿子全当没听过。回了镐京都,干儿子也不敢在干爹跟前多嘴多舌。干娘,您请放心。”旬太监又保证一回。当然,旬太监会这般客气,纯粹就是疏不间亲。
在旬太监的心里,干娘老糊涂了。可谁让干娘给干爹生了闺女。珍珠妹妹又是干爹唯一的嫡亲血脉。
不看僧面看佛面,即便是为了珍珠妹妹的体面,干爹也不会真跟干娘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