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婴几次想要上前帮忙,却都被青葵坚决地推开,所以她也只能安分地站在一旁,不时为青葵擦去额头的汗水。
观察了许久,崔婴大致明白了织机的运作原理,便连忙让青葵停下:“好了好了,不用再织了。”
青葵见崔婴这般关心,心中一暖,微笑着安慰道:“小娘子不必太挂心,反正布总是要织的。”
“可这也太累人了!”崔婴还是忍不住感叹,她思索了片刻,然后站起身来,拍了拍青葵的肩膀,“我决定了,青葵,我要给你做一台新的纺车!”
青葵听崔婴这么一说,眼睛瞪得像个铜铃,满是惊讶。崔婴见状,忍不住笑了起来:“其实啊,这法子简单得很,就是把现在的一个纺轮一个锭子改成一个纺轮多个锭子。”
崔婴虽不是学这行的,但她毕竟也能算的上考古系的高材生,考古、历史不分家,所以最基本的中国古代的织机、耕机、军备等等的演变史,她都能说出个一二来。
更何况,这样简陋的机械运作原理,只要是读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中学生基本上多看几眼都能发现其中的问题。更何况,前世崔婴还曾经和同学去看过一个古代农耕器具展,里面有一款脚踏的老款纺织机做的十分精致,崔婴前前后后、里里外外拍了好多照片,是不是就拿出来观摩一番,若是有工具,改造起来就更简单不过了。
青葵原本还有些半信半疑,但看到崔婴那副信誓旦旦的样子,再想想她平日里的聪明才智,最终还是坚定地点了点头,问道,“好!小娘子需要些什么东西?奴婢一定能给您找来!”
*
然后,第二天整整一个上午,崔婴都没见到青葵,随口问了两句,却发现其余的婢女们也都一个个支支吾吾地说不清楚青葵到底去了哪儿。
等崔婴吃完了豆浆和半笼纯素的小菜包,就看见青葵怀里抱着个大包裹,像做贼似的溜了进来。
崔婴和她目光一对,立刻会意,挥手让房里的婢女们都退了出去。
虽说崔使君已经答应过不再让她们背后打小报告,但“疑人不用”,崔婴已经不愿在她们面前透露太多私事。
这些婢女,她迟早要找个机会全都换了的。
等屋里只剩下崔婴和青葵两人时,青葵也没多废话,直接解开了怀里的包裹,露出了里面的东西。
崔婴眼睛一亮,那竟是一把小锯子,差不多有她的手臂长,样式和她前世见过的锯子也十分相似,一看就知道怎么用。
崔婴接过锯子,又惊又喜地问青葵:“我可没听说府里最近有翻新什么房屋家具,这宝贝你是从哪儿弄来的?”
青葵笑着回答:“我去找了跑马场的护卫,让他们偷偷从外面给我带进来的!”
崔婴高兴得不得了,手里把玩着锯子,心想有了这工具,做起木工活来可就方便多了。
要是再有把木工刀、锯片、铣刀机床、钻头、榫孔加工刀……那就更完美了!不过她也只是想想而已,毕竟这些东西就算真的摆在她面前,她也是不会用的。
“太好了,等我把新式纺车做出来,青葵你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青葵微微一笑,看着崔婴,眼神里满是期待:“奴婢也希望小娘子能做出来!”
“要是真能做出提高纺织效率的织机,那些平民家的妇人也能多赚些家用,最重要的是……能织出更多的布,做些厚实的衣服,今年冬天,就不会有那么多冻死的人了。”
崔婴一下子愣在了原地。
青葵没有再说什么,只是用她那充满期待的明亮眼睛静静地望着崔婴,在她心里,小娘子是个说到做到、无所不能的人。
可是崔婴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
崔婴来到这个时代已经一个多月了,除了刚得知死而复生时的欢喜,其实她大部分时间都在自我挣扎:她不喜欢这个落后的时代,也不觉得自己属于这里,更不明白自己来到这里的意义……辗转反侧得不到答案后,她决定安稳地依靠崔氏、将来找个在史书上顺遂一生的夫君,就这样平平淡淡地过完捡来的一生。
然而,青葵的话突然让她警醒:如果自己随意准备做出来的一个小东西,都能给天下带来福祉,那为什么不多做一些事情呢?
*
这大概是崔婴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头一遭这么认真,整整一天,她都站在青葵的织机前,目不转睛地观察着青葵织布时织机每一个零部件的运作。
她虽然已经把原理摸得差不多了,但真正做出来还是需要技术的,所以在动手之前,得先打个草稿才行。
……
东汉虽然已经有了改进的蔡侯纸,但质量还是不怎么样,富贵人家还是喜欢用那些连用来做衣服都舍不得的帛来书写作画。
崔婴第一次在崔使君书房看到崔使君在帛上写字时,心疼得都快要喘不过气来了。
但这次,她却偷偷摸摸地从崔使君书房里拿了不少帛出来,用来画新纺车的草稿图纸。
青葵在看到她用那么珍贵的帛画图时,脸上的表情复杂极了,最后憋了半天,才结结巴巴地问了一句:“小娘子,这要是让使君大人知道了,恐怕不太好吧?”
崔婴眼睛一瞪,理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