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秦家的事
虽然连日奔波劳碌,但大夫人却不觉得累,才入了宅子,还没歇息,寻了一个老爹一个婆子到跟前问话,许是因为着急,没避着五老爷与七姑娘。先说话的是老爹,“回夫人的话,按照您的吩咐,小的跑了几趟,打听到咱们家姑爷下场应试后,没去游学,只在家温书。倒是有两回应邀去了诗楼,在那儿喝了酒,单两回都与一个陪酒的女郎发生冲突。小的去找那个女郎,花了五十两,撬开了她的嘴。她说,她很久以前就认识姑爷了,是相好,因着会诗词歌赋,在滨州时,姑爷常去带她玩儿。待他到了江州,她也跟来。”“初相识那时,姑爷十三岁,酒气上脸,想与她有些甚么,"说到这,老爹明显停顿了一下,他觑了眼坐在大夫人身边的七姑娘,见主子们都没有异议,便垂头继续说道:“一晚上试了三回,女郎吹拉弹唱的技艺都用上了,事没成。过后,她只听得姑爷哭了一回,漏了口风,说他在家里也不成。再之后,也有几次,一次都没成。”
“你呢。“大夫人压抑着怒火,朝婆子抬了抬下巴。这俩人,一个向外探,一个向内刺,都是分好的任务。
“回夫人,奴婢寻那些婆子喝酒,听得她们说,秦夫人给姑爷安排过好几个通房,助他知晓人事,但我们姑娘还没进门,这些通房就被处理得干干净净,都说是她们伺候得不尽心。“婆子解释道,“可我再灌了几轮酒,她们又吐了些东西出来。说,说不止姑爷是这般,连他的亲大哥也是一样。通房在外院不足几个月就送走,再也不知去向。”
同样的做法,同样的猜测。也就是说,秦家两个嫡子,都是天阉?大夫人震惊,她失声问道:“可秦家人不是说,孙子是大儿媳亲生的麽?”那还是她送姑娘出嫁时问的问题,见唯一的孙子与大儿媳不甚亲近,特意多嘴问,得知她生了孩子后,要管家,对孩子不大上心,便由婆母秦夫人带孙」若照这般揣度,那五岁的秦小公子,到底是何身份?南枝在一旁听得入神,这秦家好复杂,仔细记住了,回去与姐姐讲,指不定又能写一本吸引人的话本子出来。
“这秦家!“五老爷同仇敌汽,与大夫人说,“明日一去,保准以这事去质问,他们家理亏,还能说我们暗地里查不地道?”大夫人点头,“正是,只怕明日,秦家几个老爷会拉你说话,你可要小心应付,别轻易着了相,落了下风。”
不是她看低五老爷,实在是五老爷不成个样子,几杯酒下肚,姓甚名谁都忘光光。
“大嫂只管放心。"被大哥敲打过,五老爷也不敢粗心大意。“七姑娘,你就去房中陪姐姐,其余事情一概不用管,可使得?”七姑娘起身,“听伯母的话,我也很久没见三姐姐,都想她了。”挨个交代一番,大夫人便说散了。
翌日一早,南枝正给七姑娘搭香囊,满月便进来说道:“秦家来人了,刘夫人并一个年青的娘子,是一个庶子媳妇,称谭夫人,眼下两位夫人正与大夫人说话。”
秦家各夫人都年轻,并不太好以年长年幼的称呼区分,于是便用她们的姓称夫人。譬如刘夫人,就是秦家大公子的夫人,秦大郁郁不得志,如今正在家里,也没有当官。
七姑娘到饭厅的时候,大夫人正在用膳,刘夫人坐在一旁陪同,谭夫人用公筷服侍大夫人,好一个"赔礼道歉"。
大夫人心安理得地受着,她们理亏,也不敢有甚么怨言。见着七姑娘,她说道:“七丫头,过来一道用早饭,菜薄,少少吃两口就是。”“伯母。“七姑娘先是向着大夫人行礼,又微微曲膝,“见过刘夫人,谭夫人。”
“不必客气,早听李夫人说过你,今日一见,果真小小年纪便初见风姿,瞧瞧这眉眼,与李夫人一模一样,隽秀得不行。“刘夫人原是想借着七姑娘夸李夫人,由此讨好大夫人,可谁知这端着面孔的贵妇并不吃这套。“到底是我女儿福薄,再好看的脸又如何,没人疼没人爱,下辈子指望谁去?以后不定孤苦无依,老死在哪儿也未可知。“大夫人满嘴嘲讽,她如今火气正旺,甭管刘夫人如何讨好,谭夫人如何低声下气,她也全然不顾。太好说话,这秦家的人还以为她软弱呢!
待五老爷也到了,一行人终于出门。
刘夫人来时带了几辆马车,低调的靛蓝,是青州最常见的颜色,打眼一看,教人分不清是哪个府上的。
等到了秦府,七姑娘见礼后,由三姑娘的丫头引着去往六房。“姐姐。”
南枝趁机偷瞄三姑娘,她身上完全没有初为新妇的那种甜蜜感,脸色蜡黄,身形消瘦,似乎是短短几日就瘦了一大圈,憔悴得不成样子。乍然见了熟悉的人,哪怕从前不大对付,可三姑娘委屈上心头,竟抱着七姑娘好一顿哭诉。
七姑娘无声叹气,手轻轻拍着三姑娘后背,安抚道:“三姐姐莫急,伯母还在外面,等会儿你就能见到她了。若不是祖母不能舟车劳顿,伯父又公务繁忙,他们两个也想来为你做主。”
只这么两句好话,就让三姑娘眼泪再度簌簌而下,她才多大?刚及笄,就遭了这些事。若不是程妈妈机灵,只怕这会儿她都得让秦家的人欺负死了。等三姑娘不哭了,七姑娘又问起原委,只这种事到底不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