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鬟被推了出来,小心翼翼地走了进去。“祖母,您说要帮我打一对青雀的,您有没有让人去啊……“明湘实在很喜欢那精巧的东西,可是平日里她敢问六妹妹要,昨日却一点都不敢。那是大哥给的,她有一百个胆子也不敢拿。
谁知老太太冷哼了一声:“哪里那样麻烦,我让她拿过来,给你不就是了。外头打的还不一定能原样做出来呢。”明湘心中大骇:“可那是大哥给的啊,若是让他知道…她还没那个胆子:“我,我不要了。”
老太太心里思量了一下,她平日里也少见这个小辈,她的印象还停留在那孩子母亲去世的时候,孤身跪在灵堂上,神色冷得吓人,却是他年少的时候了。到底是小辈,想来也不敢忤逆她,便道:“本就是他偏心了,你也是妹妹,怎么就打一对儿?我便是拿来给你他也不能说什么。”明湘还欲说什么,却见祖母揉了揉眉心。跟她说起那个姨奶奶来:“也不知我是做了什么孽,你祖父怎么就让她回来了呢,我当初废了那么大劲把她弄去老四那边,如今全然白费了。”
说着说着头又疼了起来。
明湘听着,也不敢说话了。那位姨奶奶祖母能说,她却是不能的,即便是妾那也是祖父的妾,祖父是赵家的天,她一点都不敢议论。正说着,外间忽然传来打帘子的声音,有丫头唤了声六小姐。老太太往炕上微微躺了趟:“你看,这不就送来了么……瞧你的胆子。”赵明宜身后跟着梨月,梨月手里果真捧着一个匣子。那个跟过去的嬷嬷也站在身后,笑呵呵地上来道:“还是六小姐懂事孝顺,老太太一说便去拿了,那对儿钗我也有幸见了见,果真是打得好,老奴这辈子也没见过这样式的……大爷真是舍得。”
老太太面露不屑:“能有什么好的,瞧你夸的,拿上来给我瞧瞧。”她当了这么多年的老封君,什么好东西没见过。赵明宜看着他们一来一回,又看了眼伏在老太太怀里的明湘,侧头看向梨月:“打开给祖母看看吧……“说罢给她使了使眼色。梨月意会,亲自捧着上前去了。
老太太半躺着,手枕在如意团枕上,却是微微支起了上身去瞧,入目便是两点清雅至极的蓝。心下微惊,却是不愿表露出来,状似无意地让丫头去拿西洋镜:“我也看不清,你们这些人就等着我亲自叫吧。"不懂眼色的东西。丫头挨了骂,立刻去找。
等西洋镜拿到手上,才仔细地往锦盒中看去。青雀衔珠,雪一般白的珠子,莹润又有光泽,那青雀羽身更不必说了,这等颜色也不是工坊能能做出来的老太太也的确见多识广这样的东西看一眼便知价值几何。先不论银钱多少,单是找工匠便不知要废多大力气了。心里惊骇,面上却是淡淡地,让丫头把西洋镜收回去:“也不过如此,还算是好的………
明湘在一旁也看着那锦盒,渴望之意不言而喻,摇了摇老太太的胳膊:“祖母。”
梨月却是很快合上了锦盒。
“祖母,您说要看看,再让工坊去打,我也带过来了。只是我也有一个物件儿想要跟姐姐讨呢,去年婶娘给五姐姐打的那座千叶玉屏,我看了也很喜欢,不如姐姐也借我赏玩几日,到时候再还给你姐姐。“赵明宜看了眼梨月,梨月很快站到她身后去。
老太太看出了这丫头的意思。
湘儿管她要青雀,她便跟明湘要玉屏……确是不好说什么的。谁知明湘却是炸了,从老太太怀里坐了起来:“明明祖母问你呢,你怎么管我要起东西来了,这玉屏是母亲给我的,我宝贝得很,我要是给你了你还会还给我么!"在她心里便是这样的。
说是借的,其实从来不会还回去。自己这般习惯了,便觉得旁人也一样。老太太额头青筋都要冒出来了。暗道这丫头白教了,便是用那座玉屏换这青雀又如何,她是不知道这东西价值几何,眼皮子太浅了。换了可一点都不吃·明湘却是脑子都嗡嗡的,坚决不让东西从自己手里流出去。赵明宜见状也委屈起来:“怎么就不还了呢……我可从来没有抢过别人的东西,是姐姐一直这样,才觉得我也是如此罢。"她低下了头,眼眶也红了:“我还记得去年生日,我把一副珊瑚手串借给五姐姐了,还有之前的琉璃珠子、玉……太多了她都快记不清了,只挑了两件。
“想必是姐姐忘了,我那边有一张单子,我便让云珠带两个丫头跟姐姐去取吧。"她坐着,低垂着眼睫。
门外的小丫头请见微微的哽咽声,按捺不住地往里头看去。明湘更不高兴了,又伏回了老太太身边,低声地喊祖母。这怎么行呢……林氏家里是经商的,富庶得很,晗音嫁后六妹便是她唯一在身边的女儿了,给的东西都是好的。既到了她手里,又怎么能再让人拿回去。明湘不接话,老太太打圆场:“她是姐姐,你该有几分长幼尊卑才是,怎么向姐姐讨东西呢。”
梨月都气炸了。
赵明宜也没有纠缠。她知道在荣安堂明湘吃不了大亏,再说下去老太太恼羞成怒,指不定她就走不掉了。很快便带着锦盒离开了。却是走得很顺畅,明淋怕她要拿回那些东西,躲在老太太怀里一直没张口要那钗。出了荣安堂,赵明宜觉着天色都好了起来。这时候池子里的荷花也泛起了绿意,花苞饱满硕大,好像很块就要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