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会被拎出来当正面榜样狠夸一顿。
最后一个孩子就是关爱国了,才读初一。关沧海打算等他读完高中出来了,要是买不到工作,就把岗位转给他。
关家四个工人,尤其是关沧海和关建国的工资待遇不错,条件相对来说是很不错的了。
但他们家不像别的家,甭管底下孩子结没结婚,只要是在家里住的,工资都得上交,每个月只能留个两块三块钱。
关沧海早早发了话,家里就算给他们兄弟姐妹几个分了家。大人每个交五块钱生活费,小孩交两块,剩下的就归他们自己或者小家。
关建国得出他和媳妇孩子的,关沧海只管江桂英和关爱国的开销,当然,也没少往公用开销里贴钱。这样显得关月华和关月荷姐妹俩手头剩的钱多。
但关沧海也说了,她们出嫁时,家里不给贴嫁妆,相当于她们得自己给自己攒。
关家这些年通过两次换房,目前占着三号院的三间正房。
经过不知道多少次改造,最中间的房间是最小的,后头做了厨房,前面就做了客厅。厨房后头往外扩了一点搭出来个超小杂物间,只能用来堆些杂物,不像其他家能搭出来个住人的小房间。
左右两边差不多大小,都用墙隔成了前后两间。隔出来的后两间单独开了门,能通厨房,前面两间则是通客厅,这样就成了正经的四间房。
后间的要比前间宽敞一些。
左边的后间住了关沧海和江桂英,前间平时只有关月华住,关月荷平时住厂里宿舍,偶尔才回来住几天。右边的后间住了关建国和林玉凤,两岁的静静要跟着他们睡,前间则住了关爱国和伟伟叔侄俩。
祖孙三代十几口人挤十几平方的情况在城里头多得是,关家的住房算宽敞的了。
—
前院传来江桂英的说笑声,关爱国又冲左边的前屋喊了一遍:“大姐,出来吃饭了!”
都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他每天早上睡醒,肚子都在唱大戏,饿得慌。
但他老爹规矩多,没特殊情况都得等人齐了才能动筷。
关月华抱着条红色围巾出来,顺手把房间门带上。
关爱国抬眼打量了一会儿他大姐。
依然是梳着两根麻花辫,但换上了显眼的红色发绳。脸上抹了粉,皮肤看着更有气色了。啧!嘴巴肯定抹口红了!
再看穿的,黑色小皮鞋见她穿过,但看着还很新。带点碎花的蓝色棉袄是他没见过的,还有那条红色围巾也没见过......
他大姐二姐都是工作三四年的正式工了,每个月工资就算没有30,也肯定有28!而且她俩除了给家里交点家用,剩下的都是自己拿,是家里手头最宽裕的!
不过,大姐最爱臭美,特别舍得给自己买衣服鞋子和擦脸的。要不是她搞不来多的布票,到手的工资怕是月月光。
二姐就不一样了。
二姐成正式工后就申请厂里的宿舍,哪怕卓越服装厂离家不远也不回来住,回来吃饭次数更是少。所以,老爹做主,二姐的生活费只要交两块。
而且,他二姐是整个银杏胡同出了名的抠门鬼,钱抓得牢,从来不多花一分钱。
他二姐绝对是这家里最有钱的。
但他也爱臭美,所以最羡慕的还是大姐,喜欢什么买什么。
他都想读完初中刚好满十六,回来接班算了。但是老爹不同意。
唉。他什么时候能买上一双回力球鞋哦......
—
江桂英风风火火地大步迈着,脸上喜气洋洋的。身后跟着江建国和林玉凤两口子,这俩人也一脸兴奋劲儿。
关爱国正要开口喊人,江桂英等老大两口子进了屋就立刻把门给关上了。
关沧海皱了皱眉,“咋了?”
“好事!大好事啊!”江桂英激动地拍了拍手,但没忘压着声音说话,省得别家的人听得觉得她在显摆。
“卓越服装厂要建宿舍楼,咱家月荷赶上单位分房了!”
乍一听很惊喜,但冷静后一细想就觉得高兴早了。
关沧海:“她这年纪小,又没结婚,单位能给她分房?”
怎么想都觉得不可能。现在单位分房多难,反正没哪个小年轻是进厂三年就能分房的。除非是对厂里做出重大贡献。
他二闺女什么性子他不知道?
一个拉磨的小毛驴,没有胡萝卜在前面吊着她,挪一下都嫌累得慌。
上班三年,还是跟着卓越服装厂从二十人发展到现在两百人的“元老”,她可从来没拿过一次先进。
但胜在人老实,每天按时按点地上下班从来不请假,加班不积极,厂里搞培训学习也不积极,每个月拿到固定的那份工资就美滋滋的。要是哪个月因为厂里效益好多发了一点,她能乐呵三天。
别人做得好加工资,她也不眼红,反正她就只想着靠工龄和做好分内事加工资。
所以说啊,他二闺女能为厂里搞突出贡献?他还不如盼国家打飞老美。
关月华更是觉得她妈异想天开。分房哪是那么容易的事儿?
熬吧,熬到结婚就好申请了,要是俩人都是厂里的职工,申请到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