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后,明岚已经点了外卖,两碗牛肉面,热气腾腾地摆到了桌子上。
“明天就正式上课了吧?”
“对,”明厘把一次性筷子收起来,从厨房里拿了两双干净的家用筷子,“要早起去早读。”
她跟明岚有点洁癖,外卖送的一次性筷子材料质量堪忧,能不用就不用。
“你们班主任教数学的是吧?感觉怎么样?”
明厘拌了拌面,“还没上课呢,人看着是挺好的,年轻,温柔。”
“年轻?”明岚问,“能有多年轻?”
“看着也就不到30吧。”
明岚立刻就皱了眉,不太满意,“年纪这么小就能当班主任了?这能有教学经验吗?”
明厘低头吃面,“我觉得挺好的,年轻的老师思想开放,跟学生亲近。”
“你怎么不早跟我说?”明岚立马放了筷子,划拉着微信联系朋友,“你当现在还是初中呢?跟老师同学们玩玩三年就过去了,屿城高考每年竞争那么激烈,有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就成功一半了,我给你问问换个班,起码得找个带过几轮高三的……”
“妈,”明厘打断了她,“早知道屿城高考竞争激烈,那让我转学过来干嘛?”
“你为什么转学你自己不清楚吗?如果好好搞竞赛,进省队,你现在还用得着跑这么远读书吗?”
明厘也放下筷子,盯着她,“竞赛是我自愿放弃,光凭普通高考,我一样能考上重点,但我就想问问你,为什么来这儿?”
“重点?”明岚冷笑了声,答非所问,“你对自己高考的要求就是重点?光一个数学竞赛就在你身上花了几十万,你说放弃就放弃,现在呢,底线一步比一步低,我甚至都要怀疑你还能不能考得上一本!”
这么一句话,明厘浑身的血都沸腾起来。
那句“怀疑你还能不能考得上一本”让她觉得是侮辱,仿佛她不学竞赛就是自毁前途。
在她看来,明岚的教育方式矛盾又可笑至极。
一边对她抱着巨大期望,把考名校的压力全部砸到她身上,一边又疯狂打击嘲讽,就凭你?普通高考?简直是死路一条。
小姨常感慨,多亏了明厘从小就是个呆木头,想得少,听不出好赖话,要是换个抗压能力差的,这不得天天晚上抱着枕头哭?
刚从404带回来的好心情瞬间被一盆冷水浇灭。
明厘平复了下心绪,淡定道:“我就算考不上大学也能去找我爸继承公司,你不用为我考虑那么多,反正我也不听。妈,收收你的情绪,赶紧趁热吃饭吧。”
说完,她拿起筷子吃饭,一言不发,低头飞速进食。
对面的明岚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她咬着牙从底层小职员一步步爬到高管,早就炼成情绪收放自如的本事。
于是,歇斯底里之后,母女两个人心平气和地面对面吃饭。
谁见了不说诡异。
“屿城竞争是大,但教育资源好啊,比海城强多了,妈妈都了解过了的,一中的师资和生源都是别的地方没法比的。你现在才高一,虽说教材是有点差别吧,加把劲也能跟得上。”
“肯定能跟得上,我保证,”明厘说,“所以你别操心老师的事了,我不想换班。”
“那行,”明岚说,“我不管了,快吃饭吧,面都要凉了。”
明岚真的没再计较。平时母女俩都是互相说服不了的状态,讲道理讲不通的时候就得摆出情理。
我是你妈妈能害你吗?小孩不要管大人的事,好好学习就行了……总之,明岚拿出妈妈的架子后,话题也就到此为止了。
就在快吃完饭的时候,明岚忽然又开口,“再有半个月放清明假了,有计划去哪玩吗?”
明厘吃饱了,擦了擦嘴,“没有,我在家跟一下新课,不太想出去。”
“那正好,”明岚把用完的纸巾对折,顿了下,说:“之前跟你提过的,林叔叔想来咱们家吃个饭,还记得吗?”
明厘正在擦桌子的手停住,她垂眸盯着手里的纸巾,没说话。
自打搬家到屿城后,“林叔叔”这几个字隔三差五就要出现在对话中。
明厘觉得她妈应该是把她当傻子。
十六七岁,心思最敏感的时候,最能察觉大人的细微情绪,妈妈还搞循序渐进那一套,逼得她天天装傻当不知道。
直接说不就好了吗?
林叔叔这人挺好,见个面吃顿饭,合适的话就当你后爹了,说出来不就行了吗?
明岚说:"你转学的事他也帮了不少,忙前忙后给安排的,不请顿饭也说不过去。"
脏的纸巾被顺手扔进垃圾桶,她又抽了张新纸,擦掉桌面的水渍,“嗯,我没意见。”
“行,那就定在清明假期那两天怎么样?”
明厘点点头,“可以。”
听到了满意的答案,明岚的态度瞬间温和起来,“那你今晚早睡觉啊,别熬夜了,明天早上给你买爱吃的烧麦和生煎。”
"好,我马上就睡了。"
*
为期三天的开学冷静期很快就结束了。
正式上课第一天,明厘起了个大早赶去学校早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