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也不是他断,便把这事捅出来,最多换个金陵知府罢了!那人便被罢官,再过二三年,只要王节度得用,也不愁起复不了。” 他脱了外袍,坐在床上,深深一叹。 他一人之力,怎么清得了天下所有不平之事? 丫头们拿了泡脚桶和热水来,调好水温,李元成脱下鞋袜泡脚。 邓夫人拿热毛巾给他擦脸,用外甥女的事让他移开心思:“你是没见到那孩子,等你见了,一定喜欢!” 她说了半日黛玉如何好,最后还是没忍住,叹道:“可惜她被养在贾家。她贾家二舅舅竟然说,姑娘们大了,不让上学了,还让她们做姐姐的教四妹妹。咱家女孩子虽不上学,却是咱们亲身教的。他家又没有通诗文的长辈愿意教导,又不许上学,将来可怎么好呢。” 她可真怕有“伤仲永”之叹。 睡前,李元成问:“你想把她接来?” 邓夫人摇头:“接什么……不能接。看二妹 妹他们哪年能回来罢。” 她问:“西疆到底打不打?” 去年十月, 护国夫人递上密折请战, 都四个月过去了,怎么还没定论? 不论打或不打,定下来了还有个盼头。一直这么拖着,二妹妹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半晌,李元成才答:“我看,老圣人是想打的,又怕输了,毁了一世英名,来日史书上不好看。圣人也想打,却要听老圣人的。” 两帝同朝,业已四年。 老圣人既不愿放权,又因年老,极重后世名声,疑心又重,还防备着圣人愈通政事,将来夺权…… 圣人孝顺已极,老圣人三年前还听了圣人建言,提林如海为川陕甘总督,如今在紫宸殿议事,却连话都不许圣人说了。 依他看,老圣人不愿准战,还有一重原因: 是怕如海功劳太盛,又与护国夫人相交甚密,还亲友众多,如若倾向圣人,是给圣人多添助力。 如海可是那般一心为国为民…… 李元成愁绪万千,几乎难以入眠。 他只愿大齐海晏河清,不要再起动荡…… * 又是一年四月,绯玉从金泉府回来过生日。 拜师快两年,绯玉在四月回来半个月已经要成定例了。而林如海每年都会去各地紧要处巡查。 他去金泉府时,姜宁一起去,他离开去别处,姜宁会留在金泉府,估量着他要回兰州了再回去。 所以一年十二个月,姜宁能有近两个月见到绯玉,比她一开始送绯玉过去时估算得多好多! 这就像把孩子送到了封闭式寄宿学校嘛。 就是“假期”比现代学校少了点?一年就两个月。 七月,妙玉出孝了。 去年林如海去金泉关,姜宁就把妙玉带上一起去了,今年她出了孝,当然更要带上。 他们到金泉关是七月十二日,林如海会在金泉关五日便去别处。 算算时间,姜宁可以过完中秋再走。 既能和绯玉中秋团圆,还不用她自己操心中秋宴,姜宁非常快乐! 姜宁且和林如海一起住。等他走了,她再住去穆夫人院里。 妙玉不用那么麻烦搬来搬去,直接和绯玉住。 是夜。 和林少师商议了半日若与高昌作战,后勤如何保障,想到她请战将满一年,朝廷还没有做出决定,穆长音难免有些心灰。 林少师在这里的几年,是征讨高昌最好的时机。等换一任川陕甘总督来,谁能有林少师这般让人放心? 且到了那时,她也老了,或许上不动马了。 她还想趁拿得动枪,再成就几件大功…… 有她在,家里的女孩儿们也好出头些。等她退下去,也不一定了。 夜色已深,金烨送林大人到大门处,回来向母亲回禀了,便要告退回去。 穆长音叫住他,屏退属下,问:“我看妙玉那孩子很好,你觉得怎么样?” 阿烨明年便及冠了。既已出孝,也该虑到婚事。 金家不能再与高门结亲。妙玉父母双亡,教养却好,又通武艺,还是姜妹妹教出来的,她能放心。 灯烛下,金烨的神色晦暗难辨。 他的心思,能对母亲说吗? 看他久久不言语,穆长音问:“你不喜欢?她哪里不好?” 金烨下定决心,上前三步,对母亲当头一跪:“只要不是林家的女孩子,谁家的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