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淡风清 > 其他类型 > 重生:大明为官 > 第25章 风波又起

第25章 风波又起(1 / 1)

李小白和林婉儿的生活看似平静而美满,但朝堂之上的风云变幻却从未停止。

一日,早朝之上,一位与李小白素有嫌隙的大臣呈上了一份弹劾奏折,指责李小白在处理山东灾区事务时中饱私囊,挪用救灾款项。这份奏折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朝堂上掀起了轩然大波。朱元璋闻之,龙颜大怒,那威严的目光扫过群臣,大声说道:“若此事属实,咱绝不轻饶!”当即下令彻查此事。

李小白深知这是污蔑,自己一心为了救灾,从未有过半点私心。但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指控,心中也难免有些慌乱。回到家中,他一脸忧愁地将此事告知了林婉儿。

林婉儿见丈夫如此焦虑,心中虽也担忧,但仍强作镇定,握住李小白的手,目光坚定地说:“夫君,身正不怕影子斜,咱们没做过亏心事,定能真相大白。你切莫乱了心神,此时更需冷静应对。”李小白望着妻子那充满信任的眼神,心情稍稍平复了些。

然而,负责调查此事的官员似乎有意针对李小白。他们对账目进行了极为严苛的审查,甚至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每一笔款项的去向都被反复追问,稍有解释不清之处,便被视为疑点。同时,他们还不断地在与救灾相关的人员中寻找对李小白不利的证词。那些曾经与李小白共事的官员和百姓,在调查人员的威逼利诱下,有些人开始动摇,说出了一些模棱两可的话,让局势对李小白愈发不利。

一时间,京城中流言四起,各种版本的传言纷纷扬扬。有的说李小白贪污数额巨大,已被抄家;有的说他即将被问斩;还有的说他已经潜逃。这些流言蜚语如同一把把利剑,刺痛着李小白的心。

一些曾经嫉妒李小白的官员们纷纷落井下石,在朱元璋面前煽风点火。

“陛下,李小白平日里看似清正廉洁,实则包藏祸心。此次救灾之事,定是他精心策划的阴谋,妄图蒙蔽圣听。”一位官员谄媚地说道。

“是啊,陛下。臣也听闻李小白在灾区作威作福,百姓们苦不堪言。”另一位官员附和道。

而那些曾经被李小白的改革举措触动利益的权贵们,也趁机联合起来,试图将他置于死地。他们在背后操纵着一切,利用自己的人脉和资源,给调查工作施加压力,让真相更加难以浮出水面。

李小白的处境愈发艰难,甚至有些曾经的好友也开始与他疏远,生怕受到牵连。曾经门庭若市的李府,如今变得冷冷清清。

但林婉儿始终陪伴在他身边,为他出谋划策,鼓励他坚持下去。

“夫君,此时切不可自乱阵脚。我们要主动寻找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那些污蔑你的人,必然会露出破绽。”林婉儿冷静地分析着局势。

李小白点头,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花:“夫人说得对,咱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

于是,李小白开始暗中调查。他利用自己在官场的一些旧关系,小心翼翼地收集线索。经过多日的奔波和探访,他终于发现这一切的幕后黑手竟是那位弹劾他的大臣与一位位高权重的王爷。

原来,这位王爷在山东有着众多的产业,李小白的救灾和改革举措损害了他的利益。为了阻止李小白继续在朝堂上推行有利于百姓的改革,他与那位大臣勾结,策划了这场阴谋。他们买通了调查官员,威胁了证人,企图一举扳倒李小白。

李小白深知,要想揭露他们的阴谋,必须找到确凿的证据。他继续深入调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在这个过程中,李小白遭遇了多次危险。有一次,他在夜间探访一位关键证人时,被一伙蒙面人袭击。幸好他早有防备,在随从的拼死保护下,才得以逃脱。

还有一次,他收到一封匿名信,信中警告他若不放弃调查,将性命不保。但李小白并没有被这些威胁吓倒,反而更加坚定了要揭开真相的决心。

经过艰苦的努力,李小白终于收集到了足够的证据。这些证据包括那位大臣与王爷之间的通信、贿赂调查官员的账本以及证人被迫改口的真相。

然而,就在他准备将证据呈交给朱元璋时,却发现自己的行动已经被对方察觉。那位大臣和王爷决定先下手为强,再次在朱元璋面前诬陷李小白企图谋反。

朱元璋对这些接二连三的指控开始产生了怀疑,他决定亲自审问李小白。

李小白被带到朝堂之上,面对朱元璋的质问,他毫无惧色,将自己收集到的证据一一呈上,并详细阐述了整个阴谋的来龙去脉。

朱元璋仔细审查了证据,脸色越来越阴沉。他终于明白自己被人蒙蔽,错怪了李小白。

“大胆奸贼,竟敢欺骗咱!”朱元璋怒不可遏,当即下令将那位大臣和王爷拿下,严惩不贷。

李小白终于洗清了冤屈,重新获得了朱元璋的信任。

经过这场风波,李小白更加明白官场的险恶。

最新小说: 从家生子开始 窥月 猗兰操 不是祥瑞,是大秦龙傲地 刑侦专家她未成年[九零] 倚玉为欢 深陷女帝后宫修罗场 逃婚嫁魔君 身为忍者精通幻术也很正常吧 不要欺负老实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