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意气用事罢了,邻里之间,本应相互帮扶才是呀。后来还是村里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辈出面调解,两边才慢慢消了气,和好如初了呢。这事儿虽小,却也让我明白,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不能只看表面,得去深究背后的缘由才行呀。”她的分析之透彻,条理之清晰,仿佛她并非只是这市井中的普通一员,而是站在高处俯瞰众生百态的智者,将这人间琐事看得明明白白,让人不禁对她刮目相看。
武则天听着,微微点头,眼中露出赞许的神色,又问道:“那依姑娘之见,若是这等纷争发生在更为复杂的环境中,比如朝堂之上,又该如何妥善化解呢?”
溪施心中一惊,她没想到对方竟会将这市井之事与朝堂联系起来,不过她很快镇定下来,思索片刻后说道:“朝堂之事我虽了解不多,但想来也与这邻里纷争有相通之处,皆是人与人之间因利益、想法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只不过朝堂之事涉及面更广,影响更大,更需谨慎对待。依我看呀,得先弄清楚各方的诉求和背后的缘由,如同解开一团乱麻,找到那关键的线头,再从中权衡利弊,寻找一个能让大多数人满意的解决之法,或许还需有那德高望重、公正无私之人从中斡旋,方能平息纷争,让诸事顺遂呢。”
武则天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旋即笑道:“姑娘这见解倒是独到,虽未曾涉足朝堂,却能说出这般道理,着实不简单呐。”
而当话题转到风土人情时,溪施更是仿若化身成了一本行走的世间奇书,她整个人都焕发出一种别样的光彩,眼眸里像是藏着万千星辰,闪烁着熠熠光芒,嘴角噙着一抹淡淡的笑意,那笑意仿佛带着魔力,能将人轻易地引入她所描绘的世界之中。
她先是绘声绘色地描述起繁华都城的热闹街巷,那神情仿佛此刻正置身于那繁华之中,“您知道吗,咱这都城呀,那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幌子随风飘舞,各种美食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勾得人垂涎欲滴呢。街头的杂耍艺人技艺那叫一个高超,什么顶缸、喷火、走钢丝的,花样百出,引得众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喝彩声、叫好声此起彼伏,好一幅热闹非凡的景象呀。我每次去城里,都要在那街头逛上好久,看不够似的。”
武则天笑着回应道:“都城的热闹确是让人着迷,不过这热闹背后,亦有着诸多故事,姑娘可曾听闻过一些有趣的事儿呀?”
溪施微微点头,兴致勃勃地说道:“那自然是有的呀,我曾听说呀,在那都城的东市里,有一家老字号的绸缎庄,他家的绸缎花色精美,品质上乘,深受达官贵人喜爱。可这绸缎庄的老板呀,原本只是个穷小子,靠着自己的努力和诚信经营,一点点把生意做大做强的呢。而且呀,他还时常接济周围的穷苦百姓,大家都对他赞不绝口。这事儿在城里传开后,不少人都慕名去他店里买绸缎,生意就越发红火了。”
紧接着,她话锋一转,又说起偏远小镇的古朴习俗,声音变得轻柔而舒缓,仿佛怕惊扰了那小镇的宁静一般,“在那偏远的小镇上呀,每到重要的节日,全镇的人都会聚在一起,老人们会亲手制作传统的手工艺品,那些精美的物件里承载着祖祖辈辈的记忆与祝福呢。孩子们则会穿上新衣,挨家挨户地去拜年,长辈们会拿出自家做的糕点分给他们,大家脸上都洋溢着最纯粹的笑容,那种淳朴的情谊,真是让人觉得格外温暖。我有一回跟着亲戚去那边走亲戚,正巧赶上过年,那种热闹又温馨的氛围呀,到现在我都忘不了呢。”
从塞外边疆的豪迈风情,再到江南水乡的温婉韵味,她都能信手拈来,每一个细节都描述得绘声绘色,让人仿佛身临其境一般。
说起塞外,她的眼神中透着一丝向往,身体也不自觉地坐直了些,仿佛想要离那塞外更近一点似的,“那广袤无垠的草原上,骏马奔腾,牧民们骑着马,唱着豪迈的歌谣,逐水草而居。他们的生活虽然艰苦,却充满了自由与豁达,那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畅快劲儿,真真是让人羡慕不已呢。我听一位曾去过塞外的商人讲起那边的事儿,就一直心心念念的,想着哪天自己要是也能去看看,那该多好呀。”
武则天饶有兴致地问道:“塞外风光虽好,可毕竟与中原大不相同,姑娘若真去了,不怕诸多不便之处吗?”
溪施笑着回应道:“或许会有不便,但人生在世,若总是困于一方天地,那多无趣呀。能去见识那不一样的风土人情,感受别样的生活,哪怕有些艰难,也是值得的呢。”
谈及江南水乡,她的语气又变得温婉柔和起来,双手轻轻交叠放在身前,眼中满是憧憬,“江南啊,就像一幅水墨画,处处是小桥流水人家。乌篷船摇曳在河道上,船娘轻摇着橹,哼着江南小调,两岸的垂柳依依,随风飘舞,那烟雨朦胧中的亭台楼阁,仿佛藏着数不尽的故事,让人的心都跟着变得柔软起来了。我读过好多描写江南的诗词,感觉那地方就像人间仙境一样,美得让人沉醉呢。”
武则天微微点头,感慨道:“这天下之大,各处风土皆有其独特韵味,姑娘如此熟知,倒像是亲身游历过一般,着实让人佩服呀。”
武则天心中暗暗称奇,嘴角微微上扬,那一抹笑意中带着几分赏识与探究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