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租了他们家的地自己的来盖棚子,那么棚子里的产出就全部都归我,可是……
“可是你不会种是吧。"刘建设比桑瑜都还了解她,她小的时候确实在农村呆过,也种过地,那也只限于自家的自留地,像是这么多的地,她就算是想,也种不了。
桑瑜点点头,确实,先不要说冯美华家同意不同意,那么就说种地这个事儿,她是真的不行。
周会计:“就算是你会种的话,其实我也不建议你去种。”“为什么?”
“辛苦就不说了,干什么都辛苦。就说两个事儿,第一就是你种了地就没有时间管你卖菜的事儿了吧?你就那么放心刘玉城那小子?你就不怕你这一茬的菜还没有种好,你的那个小广场就被他给你折腾没了?到时候,你的这些菜你上哪卖去?″
桑瑜抽了抽嘴角,这果然是亲妈,对自己家的儿子如此的看不上。“不会的,玉城还是很负责的。”
周会计翻了翻白眼,刘建设也立刻附和媳妇:“他干事儿没有长性,谁知道他什么时候就不想干了,丢手就走了,你要是不在边上看着,那可不行。”行吧,你们自己的儿子,你们要这么说,我也没办法。“那第二个事儿呢?”
“第二个事儿啊……“周会计砸吧了一下嘴,眉头皱了起来:“我也说不好,你就听听,也不是什么成熟的意见,就是我自己的一个想法。”桑瑜点点头,期待的看着周会计。
周会计深谙叠甲的重要性:“我没有觉得农民不好,因为没有觉得种菜不好。"再确认桑瑜和刘建设都在点头同意之后,她才又说:“我就是觉得,小瑜你应该不是想一辈子就种个菜卖个菜吧,如果你自己租了地盖大棚的话,是不是就一直被困在这块地里面了?”
桑瑜愣了一下,她还真的没有从这个角度去想过问题。从重生到现在,桑瑜一直都是在解决眼前的困难。没有钱了,那么就去挣钱,没有房子了,那就去申请房子,房子不好了,那么就努力的改变生活。
也是由于她一直都在专注的解决自己眼前的问题,所以她的生活是真的一天比一天更好。
就比如建大棚这个事儿,一开始也就是冯美华提了一口,她就想起来了四十年后铺天盖地的大棚,和时时刻刻能够吃到反季的蔬菜,如果她们能搞出来,那么肯定能在这个冬天足足的挣上一笔。
可是她真的没有想过太远,她做得一切似乎都是在被本能驱使着,而未来的事情呢?那对于桑瑜来说真的是一个相当相当模糊的概念。模糊到她从来没有想过,就算是想过,她也下意识的忽略了它。一直到现在,周会计给自己提及了,她才开始真正的意识到一件事儿,她以后要做什么?又要怎么做。
周会计看桑瑜一脸的茫然,就知道这孩子还没有考虑过这些,于是叹了一口气:“小瑜啊,我建议你,你先不要忙着想拿三千块钱出来建大棚什么的,你先回家好好的考虑一下,你以后到底想做什么?是一直都干个卖菜的小贩,还是别的什么的,你想清楚了,大概你也就能想清楚大棚的这个事儿。”桑瑜回去的时候,一直在想周会计的话。
她想到自己当时为什么要卖菜,那只不过是因为她不想上班,不想在未来下岗,可是自己又不会干别的,才选择了这一行而已。可是等到真正干起来的时候,桑瑜才发现卖菜这一行里面的名堂也大得很。就从现在的情况来说,对外,她得快一点促成小广场变成一个菜市场,这等于是跟菜站抢买卖,虽然现在已经是改革开放了,讲究市场经济,是龙还是虾都要下海斗一斗。
可是菜站作为垄断了老百姓菜篮子那么多年的老大哥,肯心甘情愿把自己嘴里的蛋糕给让出来吗?
肯定是不愿意的,那么要怎么去在这块蛋糕上咬一口呢?或者是直接上前去咬一口呢?
对内,现在桑瑜的菜全部是靠冯美华这边供应,而冯美华这边的菜其实并不稳定,因为这些菜的供货商们就是当地的村民,他们是自由的,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冯美华对于他们完全没有任何的约束。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桑瑜才很支持冯美华建大棚,甚至自己也想投钱建立,可不仅仅是为了冬天能卖反击蔬菜,还有就是避免了那些村民的任意而为。还有更重要的是,现在桑瑜就是一个单打独斗的菜贩子的,就算是雇佣了刘玉城和桑柳两个人跟自己干,可是也就是挣点差价的活计,没有任何的条理。改革春风已经吹起来了。
桑瑜想起了裴铮,上一次他们从C城进了那么多的衣服,她跟裴铮详详细细的了解了外面的世界,才知道,八三年的沿海已经有很多私营的工厂了,大家都已经动起来了。
虽然现在滨江人们都还处于一种懵懂和滞后的状态里,可是,能够预见的,要不了多久,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如同她一样辞掉工作,做起小买卖。而到了那个时候,自己要是还局限于只是做个卖菜的小贩,她还能够挣这么多吗?
肯定是不能的。
说不定自己现在所有的优势到了那个时候就会变成劣势。桑瑜不禁想起来上一世在他们单位里也是很早就停薪留职的一个职工,开了一个小卖部,一开始那真是风生水起,盆满钵满,他们单位最早的一台彩电就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