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汉(1 / 2)

“原来六娘今日上门,竟是代为管教幼妹来了。”

“只是九妹妹虽然顽劣,却最是明辨事理,就是自家人都不必多加干涉她的事情,何须外人来横加置喙?”

一道嗓音响起,引得众人下意识回头。

古旧院墙下,女郎徐徐而来。

庄重深衣裙裾微动,广袖低垂,唯有鬓边漆黑垂髾随风扬起,衬得她如云中仙子般清冷飘渺,难以靠近。

见到谢庭训,九娘嘴角一撇,拎起裙摆朝着她跑过去。

“七姊姊。”少女乳燕般扑入谢庭训怀中,委委屈屈地蹭了蹭,才转而抱住她的胳膊告状,“分明是袁六娘先说你的坏话,我气不过,才与她争辩,她却倒打一耙……”

谢庭训好笑地看了她一眼。

低声道:“平日里的嚣张气焰都去哪了?”

“那不是都怪母亲?”

“她说谢氏女要有谢氏女的风度,不许尖牙利嘴,更不许刁蛮任性。”

“她只喜欢七姊姊这般的……”

九娘嘀嘀咕咕,十分依赖这位新冒出来的谢七娘。

太守夫人不动声色瞧着这一幕。

直到视线对上谢庭训,她才对袁六娘招了招手,斥责道:“早就与你说了,这口无遮拦的性子要改,没得惹得旁人尴尬。”

“这下好了?平白挨人训。”

“这添油加醋、造谣生事的言行,确实不合适。”崔氏笑盈盈看着太守夫人,“未出阁的姑娘倒也罢了,若是如我们这般有了郎婿,却最招人厌烦。”

太守夫人的脸沉下来。

袁六娘更是挑衅地看了九娘一眼。

九娘恨恨咬牙,撸起袖子要上前争辩,却被人轻轻拉了一把。

“母亲。”谢庭训语气一如既往地从容,像是没察觉到两边的剑拔弩张,只温声问询,“今日出府去往慈善堂,我拟将九妹妹带上,母亲以为如何?”

崔氏愣了一下,看向九娘。

九娘顿时心虚。

“九娘?”

“她这般性子,如何还敢放她出去放肆?”

“七娘,你别太纵着她!”

谢庭训轻叹一口气,对九娘摇摇头。

九娘满脸的不高兴。

“我记得,姨母家的善堂不是……”

袁六娘的话尚且没有说完,便被她的母亲打断,“是了,一直听说你们家的善堂快要开张,却连米粮都不见一粒,可是今日终于凑到了钱粮?”

崔氏脸色冷淡,没立刻回答。

九娘下意识要反驳,想到了什么,脸色也有些心虚。

唯独谢庭训抬眼,对上了太守夫人的目光。

“米粮尚未凑到。”女郎语调柔和,眉眼透着病态羸弱,轻轻叹了口气,“施粥放粮,只怕暂时不行。”

“依我说,便不该那么早便放出风声,眼下骑虎难下。”太守夫人又露出得意的笑意,神情舒畅,“既然家中有事,我便不叨扰了。”

“只是姐姐,我先前说的,你多想想。”

袁六娘也跟着太守夫人,得意地扬扬眉。

等到送走袁家人,崔氏的强笑便维持不住了,低低叹了一口气。看到母亲叹气,九娘当即如临大敌,小心翼翼问道:“阿娘,可是我又惹祸了?”

崔氏摇摇头,说:“和你关系不大。”

袁氏的人上门来,一为了探听善堂的事情,二是为了桓氏拉拢谢氏。至于两个小姑娘之间吵架,不过是因为袁谢两家的矛盾,已然到了无法表面粉饰的地步罢了。

但这些,崔氏并不愿意讲给两个少女听。

她略带忧愁地看向谢庭训,问道:“善堂既然开不成了,又何必特意过去,平白惹人嘲笑?”

谢庭训道:“开得成。”

崔氏一愣。

九娘更是满脸呆滞。

“方才……方才不才说,没有凑到米粮吗?”崔氏有些没明白过来,瞧着眼前气定神闲的谢庭训,有些说不出的焦灼急迫,“七娘,打肿脸充胖子的事情可做不得!”

谢氏之所以开善堂,当然不全是钱多得没处烧。

粮仓中存着陈年的旧粮食,自己吃是吃不了了,放着又占地方。与其白白浪费了,不妨捐给青黄不接时节吃不上的百姓,还能给谢家博一个好名声。

但前些日子开仓后,无故丢失了数石旧粮。

还未查出是谁偷走了,便有人找上门来,甚至去了府衙告状,说是吃谢氏生霉腐坏的旧粮食吃死了人。

官府打开谢氏的几间粮仓检查,也不知道是巧合还是什么,几乎都堆满了全都腐坏的粮食。这些粮食别说是给人吃,便是充作畜牲的饲料,也不行。

于是,这些存粮全部被官府扣押。

谢家开善堂的风声,却早已传了出去。

如此一来,反倒惹人嘲笑。

但惹人嘲笑,总比打肿脸充胖子,赔进去银钱做这些没所谓的好事要好。毕竟,风评都已经坏了,再怎么挽救,也多半于事无补。

“开善堂,并非只有放粮一件事可做。”

听到这句话,崔氏心头一激灵。

是啊,行善的事当然有许多种,不只有放粮。

最新小说: 大秦第一打工人 豪门下堂夫求生指南 竹马他哥又争又抢 年代文中搞外科医学[穿书] 汴京如意小食店 偷藏盛夏的独白 女鬼小姐今天拿到满勤kpi了吗? 开局一个宠孙狂魔祖父 似是故人归 星神令使,但在提瓦特救世[原崩]